完形,完形三
(2009-10-19 23:21:38)
标签:
心理完形心灵成长 |
分类: 心理沙龙 |
这个大杨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创伤个体.之前我有跟雪同学在Q上做过简单分享,可惜那天,她老人家有点心不在焉,所以,都是我唱独角戏。大杨兄弟姐妹七个,他是第三个男孩,但是这个排行是不包括他的几个姐姐的,可见他们家的某些规矩和道道儿~~父亲是个军人,上过朝鲜战场,非常刻板严厉,大杨老师说他父亲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会笑!餐桌上他们家的孩子吃饭不能笑,谁笑了筷子敲谁!谁嚼东西声音响了也得挨敲。可是大家都知道嚼的最响的就是定规矩的那个,可是他们都不敢吭。
经过几回这样绝望的可怕的暴打之后,大杨学聪明了,他不再跟同龄的孩子们玩!那种玩命的打令他太恐惧了——所以他学乖了,我不跟小伙伴玩还不行吗。我就跟村里年龄很大的两个老秀才玩,两个老秀才六七十岁了,喜欢讲古,易经啊什么的!最主要的,跟老秀才玩不会打架,也不会起冲突!那之后,挨打的主要任务就往往落在了二哥的身上。大杨说:二哥太笨,非要跟小孩子玩!
这是他的小时候——他是兄弟姐妹中惟一考上大学出来的,读了硕士,MBA!第一批先下海,办企业,当老总,挣大钱。扶贫兄弟姐妹,让父母进城跟他“享福”。母亲去世后,后来父亲一个人在城里跟着他们生活。
他发现虽然他努力改善父亲的生活水平,可是父亲在家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回家,并且总是有事情可以把他心安理得地羁绊在办公室。再后来他发现父亲吃东西时依然嚼得很响,而他依然厌恶却不敢言!他依然害怕父亲!依然害怕!
即便他也已经是爸爸了,是的,他当了爸爸的时候——
他也依然会持这样的论调:孩子从小就应该多受点苦!吃苦的孩子才有出息。大女儿两岁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回农村老家吃苦受教育去了!从孩子很小“犯了错误”他就会打孩子,稚嫩的孩子啊!打得孩子看见他腿就直打哆嗦。
他不快乐。
他很不快乐。
他痛苦,
非常痛苦。
详细的转折,我就不得而知了,大杨老师怎么对心理学发生兴趣?如何走上心灵成长之路,我也不大知道。
貌似他提过,上大学他就对《易经》之类的书籍发生很大的兴趣,并开始接触研究。
这是他可以顿悟的要因吧!
他后来又有了小女儿,这个孩子从出生之前就得到父母的分外恩宠。所以当看到别人家孩子被父母打得嗷嗷哭的时候。小女儿会震惊地说:你爸爸怎么会打人?我爸爸从来不打人!
旁边的姐姐会撇撇嘴:爸爸打人的时候你没赶上吧!
大女儿四岁的时候,有次他这个爸爸兴高采烈抱个大西瓜回家来了。看见女儿说:我们今天吃西瓜了。就在女儿高高兴兴盼着吃西瓜的时候,却只见跟妈妈吵了架盛怒之下的父亲把大西瓜高高举起“嘭”地砸在地上,四分五裂。在孩子难以言喻的恐惧哆嗦中,这个爸爸扬长而去——
因为有过“病人”的经历,所以他可以熟练地为更多“病人”下诊断!他曾经遇到过一个学员求助他,这是一对姐弟,他们的父亲是个退休的政府官员,患了癌症,不肯手术。这个父亲一生说一不二,不苟言笑到从来不会笑的程度,姐弟两个从来没见父亲笑过——大杨陪着老先生聊了几个小时,老先生从里屋出来的时候居然对着一双儿女,呵呵笑了。姐弟两个看到从来不会笑的父亲竟然笑了,号啕大哭……
还有一个学员,是一个退休的女教授。老两口都是教授,他们有三个女儿,其中二女儿是精神病患者。他们的大女儿先接触完形教育,上完之后请母亲来上课,母亲一开始不肯,后来发现大女儿性格有很大变化后出于好奇来上课。上完课百感交集,当众对自己的女儿道歉——她说,她娘家是大家庭,外公是国民党的一个上将。从小外公对她这个大家闺秀的训谕是:“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不得了”——所以她对孩子也奉行这样的教育,只挑毛病,不讲好处——结果女儿们都活得很辛苦,二女儿更是抑郁成疾!
家庭会伤人,多少活生生的例子,中毒的父母,祸殃子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