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行路
(2009-01-11 09:59:17)
标签:
往事伤往事杂谈 |
想讲一个故事,人家的故事。
从哪里说起呢?从——
她的闺名我可不知道,老辈的叫她SHU,按照发音,也许就是个“淑”吧。淑嫁到的这一家有两兄弟,老大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已经结婚有个女儿,没有儿子。她嫁给老二,老二在农村负责一个农村信用社。虽然只是经经手,管的还是别人的钱,不过家里的日子过得还是比较宽裕。舒坦。比那些下死力气干活,镇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农民,是略轻松些,虽则他们也不过是守着几亩地过日子。
淑嫁到这家里,转眼几年过去了,肚子却迟迟不见动静。甭说他们两口子,连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的大伯哥也要沉不住气了。这是农村,如果他们兄弟两家都没有个棒劳力问世的话,那是要顶着天大的压力的。
这后来就有村里一个六奶奶出面了,先是找了大嫂商量。大嫂又把淑给叫了过去,如此这般一番话。
第二年春天,淑发现身体有异。
入夏的一天,家里来客人,淑那天穿了顶体面的一件新衬衫招呼丈夫的大姨。大姨和淑正唠着家常,丈夫突然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截车带(大概是类似旧车胎的东西)劈头盖脸就往妻子身上打下来~~鞭子雨点一般,刚上身的一件新衬衫转眼就被抽烂了,人不知道,淑一声不喊,一声不叫!就那么由着鞭子肆虐。哥哥嫂子都失魂落魄地赶过来……
那天大姨没走,陪着淑一晚上,怕她想不开。
夏尽了秋来,秋走了冬至。
快过年的时候孩子落地,是个男孩,两口子欢欢喜喜,如珠如宝。
儿子小名就叫个宝玉,是太宝贝了,淑他们两口子识字不多,应该都没读过《红楼梦》。后来上学的时候一个老师帮他改了个学名,说叫“宝玉”太娘娘气了。家里依旧那么叫,有人取笑他们干脆叫“宝公子”!
宝公子一转眼16岁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一直比别人好,到这个年龄,在农村已经开始定亲。他们家子嗣不旺,更是要早早为孩子打算。那当晚他们家在农村可是富裕户,也早期的万元户。方圆的媒婆恨不得踏破他们家门槛。
宝公子长得一表人才,那时候已经上到初中了。喜欢同班一个女孩,那女孩叫个什么霞!宝公子在家里对把他惯得不成样子的爹娘说:非某某霞不娶!
她的爹和娘就挨个央没人到霞家里求亲,霞长得漂亮,记得见过她一张照片,笑起来,分明是短发的林青霞的模样。
开始不但人家霞姑娘不同意,霞姑娘的医生老爹更是扬言说休想!
惯成那样的儿子,能有什么出息?我这姑娘还要考大学呢,怎么可能。
可是禁不起软磨硬泡,情窦初开的霞姑娘是第一个缴械的。毕竟宝玉在同学中要人才有人才,要口才有口才,又一片痴心感天动地!
两个人开始了“同桌的你”的浪漫。再后来,同学们屡屡起哄,两个人面子上不好意思,初中未毕业就双双退学。
呵呵,怎么扯到了这里。
那天下午,我和年逾不惑的当年的霞姑娘坐在那里聊天。听她说起这些那些往事,心里非常感慨,她和宝公子的这段其实是我小时最熟悉的故事。让我感到痛心的是她说到她的婆婆,就是淑!
她的婆婆是在她现在这个年纪,也就是刚刚四十出头的时候患乳腺癌去世的,霞说婆婆之所以会患上那样的不治之症,其实是年轻时候生气生多了,又抵死自己闷着担着不发一语,才会憋出那么一场病来,年纪轻轻葬送了性命。
她知道丈夫的身世是从大伯母那里听说的,因为当初婆婆一直不育。后来由那个六奶奶牵线,把村里一个常年在外做生意一表人才的已婚的庆拿来说合。彼此说好只是为了要个儿子,以后各自来去,再无牵绊。
都不知道这两个当事人淑和庆经过怎样的过程,这个事情过去两人也都坚守大家长的安排不再联系。不过没有不透风的墙的墙,后来还是弄得满城风雨,村里的老辈大都知道,小一辈影影绰绰也听说了些。
可想而知当年的淑顶着怎样的压力!
淑很年轻就开始身体不好,40岁头上查出乳腺癌,丈夫对她尽心尽力,带她到各大城市寻医诊治,可惜已经病入膏肓,再高的医术也回天乏力,淑45岁辞世。
所幸早婚的儿子媳妇那时候已经为她诞下一孙,淑还留下了一张抱孙的照片。照片里的她一脸慈爱平和,非常知足。
至于宝公子,是后来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的。一开始听妻子说起来,他都只道你胡说八道!
他退学之后,有一段还曾经跟着在外做生意的庆学车跑车,一口一个“叔”地唤着。那个人的妻子,他唤她“婶子”。曾经,那个女人恨母亲入骨?
那个人,原来是他血缘上的父亲?
想起来那个人对他倒也不错,可他并没有那种孺慕之感,他心里最眷念的还是养他的父亲。这个男人,一直把他捧在手心里。对他提出的一切要求都尽可能满足,尽可能满足。
这算什么事呢?
最爱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了,如果母亲尚在,他会去追问吗?想到母亲盛年的死去,原来这一切都枝节牵连,多少次,想到这些,他都不觉间泪水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