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无癖不立

(2007-03-31 14:57:23)
标签:

十大感动之余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清.张潮《幽梦影》

 

人无癖不立

 

  重庆电视台周五晚上播放的是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晚会。遥控换到那里的时候已经进行到一个九岁小女孩身上。因为看到小孩子,所以我暂时锁定了频道。

  这个小女孩叫倪东艳,她有着与其他九岁女孩天差地别的人生。

  倪东艳的父亲因为家里穷,身体不好,58岁的时候才娶到残疾不能自理的妻子然后生下东艳。从小东艳记事,父亲一直悉心照顾着母亲,当然也同时维持着这个艰难的家。可是年龄渐长,病情渐重,父亲渐渐觉得力不从心。小东艳七岁的时候,父亲开始有意识训练她做饭,淘了米下锅,熬好汤端下饭锅再炒菜。还有给妈妈洗脸,洗衣服,照顾妈妈……

  2005年,父亲病逝,临终前留给这个只有八岁多的孩子一句话:照顾好妈妈。

  从此这个小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就是紧张地做饭照管好妈妈然后再匆忙地爬坡上学。放学总是跑回家再烧水做饭洗衣……

  孩子太苦了,好心的邻居有在柴米油盐上不断支援的。也有的时候邻居会请小东艳到家里吃饭,小东艳吃完从邻居家再带回热腾腾的饭菜照料妈妈吃下。

  这其间有人想收养这个孩子,不过被这个孩子拒绝了,她不想妈妈从此无依无靠。

  镜头前这个其实很好看也很顽皮的小女孩被主持人问到这个问题说:要是肯连妈妈一起要,她就去。要是不要妈妈她就不去。

 

  看实播短片的时候,电视机里镜头所及的观众都在流眼泪。

  报纸报道的时候曾经说这个小女孩一直能盼着有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可是面对镜头主持人再提问的时候:小女孩的心愿变成了想坐飞机到天上看星星~~

  一个作为嘉宾出席的记者补充:自从媒体报道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心人给孩子寄来好多好东西,自然也包括洋娃娃。那一阵,小东艳村里的村支书每天要用三轮车一车一车把这些捐赠拉到小东艳家!

 

  看到这些的时候,起初在抹眼泪的观众开始笑得很开心。

  小东艳和妈妈后来还是被福利院收养了,这之后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也有了偶尔和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机会。这并不完美,但足令人欣慰。

 

  我看完小东艳的故事,在眼泪和微笑以后,有一个悖反的想法:

  一个是社会的捐助力量何其巨大,它让一个从来只有仰羡洋娃娃的小女孩到后来不但拥有了洋娃娃,并且可以拿洋娃娃拿到手软,拥有了不计其数的洋娃娃。

  另一个,这个广大的社会捐助力量何其微小,微小到只能让一个,几个,充其量十几个,几百个因为种种契机在媒体上露了脸的小孩子们受惠。

 

  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小东艳在受苦,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期望我们可以有知道的渠道,更加有帮助的渠道……

 

  所以,如果我是一个拥有庞大发行量收视率的媒体。我会在我的报纸(电视以此类推吧)开办一个叫“社会捐助”的版面。当然如果你喜欢,叫“慈善版”也无不可。

  反正它的宗旨是“以有余惠不足”。

  总之这个版面既负责调查贫难,也负责捐赠贫难。它可以通过各地记者站把这个调查的触角深入到不毛,深入到蛮荒,深入到一应苦难所有偏远。然后这个版面有固定的记者。他们负责调查记叙苦难,另有一批记者,负责寻求以及接受社会捐助,有意愿作捐助的只需一个电话,有记者会亲自上门登录您的捐助物品和名字。还会有一些社会机构,譬如邮政机构赋予的便利,免费邮赠啊什么的。又譬如干洗店可以做出应有的贡献,负责衣物的消毒和清洁,也可以相应得到报社的免费广告宣传。

  譬如一些有实力的生产厂家,可以将产品哪怕是积压的衣物,书籍,电器等各类消费品免费捐赠,惠助他人的同时也可以漂亮地获取报纸的免费宣传~~~

  还有我们的记者,会亲自把这些“爱”的捐赠送往各地~~

  而这一切,因为历历在案,不会让捐赠者担心自己的施与不能走到亟须接受施与的人们那里。

  大的财富团体、慈善家,可以捐款、捐建捐助希望小学,批量为穷困山区小学捐赠教学用品学生物质需用等等!

  而一些普通家庭,愿意收养一些贫困学生,愿意尽微薄力量捐赠旧衣物也可以借助这些渠道。

  借助这样的版面,施受双方既可享受便利,更可各各得其所哉。

 

  可是,如果,我拿出这样的策划案,我的老板会不会觉得我有毛病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旦有机会,我一定会拿出这个提案!一定会!

  为了更多的小东艳,以及为了我自己活得比较不像个废物!

 

   注:2008年我终于有机会递提案给领导,不过,总编只是看了一眼我策划的大题目,就告诉我这个版面是不可能做的。我也因此没有异议地搁置了下来。

    感谢2009年遇到同声相和同气相求的好朋友、好妈妈——张雪艳,在她羞涩地跟我探讨她想给乡下小学捐书,并问我行不行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谢有个人跟我一样这么迫切于想做这么一件事情!

    因为她在2009夏日的这个提议,让我可以有机会重新把这个搁置久矣的“捐助”提上日程,并且真的去实践,去操作,去兑现!以及从中收获巨大的感动和幸福!)!

 

  下一个人物叫杨大可。

  一个大山里走出的大学生,毕业后和女朋友在成都打工。两个人都有着还不错的工作。但是有那么一天杨大可在村人的诧异和父母的难以忍受中带着女朋友回到了农村,并且还预备扎根农村了。带领村民种新品种的水晶梨,最终富裕了一方土地。成了被爱戴的杨大可,村民们成立了一个大可水晶梨批发基地。

  因为他的水晶梨在果园里可以以2。6元的批发价格卖出去。那些传统梨只能卖到两三毛的价格!

  杨大可被评委称为新型知青!

  这个“新型”可真不是盖的。

  媒体采访他的女朋友,当初怎么就昏着头跟他回农村了!那个斯文秀气的女子说了两点。让我归纳一下好了。

    一、爱他,要成全他心愿。

    二、被他的理想他的执著打动。

  至于杨大可的心愿,他当初对女朋友这么说:我们现在过得不错,可是家乡依旧穷苦!

  就是这样!

 

  这个看下来,你能被杨大可一身的朝气打动!

  他的成功,除了机遇,坚持,就是锲而不舍。他说:你只要做,总是会离好的方向近一步的~~

    而这一切的肇始,是一份“大爱”。

  这个故事可以取名“背篓里的电影院”!

  一个80年代的电影放映员,在面临电视的冲击,单位解体的情况下。凭借自己对电影的莫名狂热(他对妻子说:电影是我的命,我不能不放电影!)。28年间为南部山区的农民和山村学校放映了上万部的电影,历经几万次的拷贝。

  这个电影放映员的名字叫程列超。

  据说教育部有一个通知规定山村学校每年看多少电影是有一个底限的。事实上,如果有人肯放电影,在那些精神文化贫乏的地方,不管和村民还是学生,都是热情的拥趸。他的观众有几岁小儿,有耄耋老者,大家都爱戴这个背着一个流动电影院的程列超。

  一个蔡家镇小学,只有7个学生和一个老师。而程列超一学期需要到这里放映45场电影,一年八九十场。去一次程列超需要背着几十公斤的电影放映器材来回走四百里(400)山路,放八(8)部电影,完了挣回九(9)块钱。他经过的这些山路,有茂密的丛林,还有一侧是悬崖的令人胆寒的独木桥!

 

  对这个人而言,理想和心中的梦当真大过一切!

  而程列超,愿为这个理想这个梦得圆付出一切!

  他的孩子上大学还有欠款未还,孩子对父亲说,等我毕业了,会自己挣钱还的。他被问到这些说到这些的时候很平然,也许对于他们这样从来没有过金钱的富贵,从来没有过物质上的餍足的人来说。活着就是在走一条为了完成理想必需要走的曲曲弯弯,沟沟坎坎,布满凶险的山路吧!

 

  这个人,真是为“人无癖不立”做下了一个完好注脚。

  他是一个多么舍得坚持的人!

  他舍得了凡庸,坚持了理想!

 

  并且,对于他而言,这个坚持的果子如此甜美!

 

  说到这里,我想到其实有很多像杨大可这样有志气,有毅力,有能力锲而不舍的人,更加有很多像程列超这样始终坚持绝不放弃理想的人,但是我们却未必能最终获得这样荣光的肯定和最后的成功!

  这不免叫我们沮丧!但是生活从来这样不完满!

  所以,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一个。那么,无妨为别人竖罢大拇指也为自己竖一竖大拇指,赞自己一声:好样的!我们也是好样的!

  这台晚会的后面,还有一个被称为“编外POLICEMAN”的一个出租车司机!他被称为一个城市的守护神!

  这是一个非常别致的司机,他跟别的出租车司机不同在于,他绝不会选在客源丰富的酒店夜总会门前等客。而总是到那种人迹少,易发生犯罪的地方!关于他的捉凶制止犯罪擒获偷儿媒体上有令人咂舌的数字公布!我这里不陈列了~~

  这样一个侠肝义胆和古道热肠,对于市民真的是无上的幸福。可是对于他的妻子,那是怎样夜夜不眠夜夜惊魂的守候。

  颁奖现场主持人有一个并不算高明的问题:周师傅?假设今晚是四年后您即将退休的前夜!您最想做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主持人问的时候有无一个预想的惊心动魄的擒获,用以标榜一个符号的最后的胜利!

  这个56岁的周明华周师傅是这样回答的:这个问题其实我早就想过的,都没对她说过(瞄一眼妻子,有些说不下去,哽咽)……

  主持人诧异:想过?

  我想过,到那天晚上,我就想假设她是我的一个乘客,带她(指旁边的妻子)到这个城市每个最漂亮的地方看看,看看~~

  他哽咽得太厉害以至最终没有说完,这个硬铮铮的汉子掏出手绢埋下头。

  全场掌声。

  这简单的一个回答包藏了对妻子多少的爱和歉意?多少?

  侠骨柔情!

  那个远得像永远住在武侠梦里的词汇,就演绎在当下了!

 

  还有一个叫童木兰的退休管教民警,她管辖下的女犯人一律叫她妈妈~~~童木兰说:我遗憾我的能力太有限,不能一一帮助到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

  她还说:希望各界给她们机会,关爱她们~~~

 

  才下课堂,又上猪场,被誉为“骑在猪背上求学”的大学生兄弟邓费建,邓波自强不息,面对家里的困境,他们想到科学养猪的方法解决自己学费和父亲的医药费问题~~~

    他们说: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15年收养三百多个弃婴的一对贫老夫妇:周明祥、杨一菊。

  2003年非典其间,杨婆婆又接到电话说火车站附近有一个娃儿。她赶到的时候娃儿在发高烧!

  她说:我抱着娃儿把娃儿送到医院,我知道我们俩可能都会死。我就想,真要一起死了,那娃儿和我是有缘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月两朦胧
后一篇:凌晨的流水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