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书——《中国农民调查》。作者,陈春棣 春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出版。借给我的同事说,现在买不到这本书了!它被禁了。我在第一次打开只看了一些片断,就暂时地偃旗息鼓,没有勇气看下去了!开篇中那些暴露了的黑暗中的暴行,对我这个年龄这种阅历的人而言,当然并不那么陌生!可是,那种出离愤怒的压抑,诸如此类不愉快的阅读经验使得我本着趋利避害的本能要躲闪一下!但不是放下!想起2001年夏天,曾与报界同仁结伴到豫南最南端最偏僻的一个山乡游玩。那天中午,同仁被当地地方官拉去吃饭!我刻意在饭局之前隐身,一个人下去那里绵延不知多长的一个小河里看几个稚龄的小孩子们在水里洗着什么。吃饭的时侯,孩子们有的被大人唤回去,有的自己回去了!剩下百无聊赖的我一个,赤脚在水,感受炎热中的沁凉!那光景忽然留意有一个20啷当岁的年轻小伙子,远远在那里打量了我一会儿!我很随意地用目光跟他打招呼,我估摸他可能知道我是何方而来的不速之客吧。果然,他提着两条卷高的裤管淌水过来!他没有寒暄,但是让我突兀的不是这个。他说:那个“费改税”,到底怎么回事?我对他口中的字眼,完全不陌生,因为那个阶段报纸上整天出现这几个标题字!但是,惭愧,我只看字面的热闹,深层的就理我是不明白的!可是,凭我的直觉,他是懂得这几个字的利害轻重的,并且,他在深深,深深忧虑着这一中国农村改革的兴衰成败~~~拿到这本书的时侯,那个年轻人一脸的忧愁意思又在我意念中清晰再现!一直到看完这本书,我……心底从来都在的一层隐忧更加激越地浮动起来,借助这本书的冲动力量。我更加不想淡漠地放下这本书,我很想我是没有白看这本书。我期求我可以真的身体力行一些事情,而不是空口说白话,骂政府以及照旧过着一份木头人的生活。否则我的心痛不能泯灭,即使可以,我也是不喜欢那样的自己的。想起年前从楚楚笑笑那里看到的呼吁捐助贵州山区儿童的呼吁~~~我就萌生出很多这件事不做则已,倘做则务须做好的念想。这两天浏览博客,还看到杨澜今年的一个政协提案,关于设立全国性公益慈善日。我平素对这类充满形式感的东东一贯反感,对慈善这一字眼也常常感觉极其反讽。但是此次却很感振奋,谢谢杨澜,倘若此一提案可以通过~~~对于媒体而言,就多了炒作的由头。炒作固然可笑,但是没有炒作,你以为有几个有慈善能力的人是当真愿意慈善一把的?(例外当然有,可是到底稀少,能力也终于微薄不是?)?除此之外,我还想到,香港,台湾还有国外都是有“义工”组织的,国内最近也有很多跃跃欲试的,但是有点不成气候。我现在也对此跃跃欲试,跃跃欲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