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之变
从“3+2”模式到“全面开花”

中山房地产业的变化,最大莫过于地产板块的变化,这也是体现中山房地产规模和结构的主要指标之一。总体来说,在去年各媒体的报道中,中山房地产的格局可以称为“3+2”模式,就是城区三大板块加上两大镇区板块。三大城区板块为东区、石岐北区和西区,两大镇区为火炬开发区和南部中心城镇三乡。随着城区房地产中南区的兴起和周边镇区房地产的起步,中山房地产业已经走向全面开花。

直到去年下半年,中山房地产业还处在对东区的追捧之中,由于市政府的东移,东区房地产取得空前的发展,2002年《中山房地产业潜在消费调查》表明,在参与调查的3000多人中,选择东区的人近六成。一年之后的《中山房地产业潜在消费调查》表明,选择东区为理想置业区域的消费者的比例下降为46.94%,之前房地产业一直尚未发展的南区虽然从销售统计上仍未显示出来,但随着下半年万科城市风景、永安花园、雅居乐碧堤湾畔的推出,城区市场将走向均衡。
同时镇区也摆脱了以火炬开发区和三乡为中心的模式,大部分镇区地产行业已经起步,中山市的经济强镇小榄、古镇、东凤已经有高定位的地产项目推出,并且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三角、民众等农业强镇也有地产商进驻开发新的项目。据了解,在中山22个镇区中,有三分之二的镇区地产已经起步。
在去年的销售排行榜中,城区多个项目占据了销售榜的前十名,但是在今年的销售榜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基本上是镇区的楼盘,中山房地产的发展重心已经从城区转移到镇区,据中山市建设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中山商品房开工面积中,城区仅为67.63万平方米,而镇区商品房开工面积则达到112.08万平方米,并且随着城区土地供应量逐渐减少,镇区市场所占的比例将继续增大。
发展商之变
发展商新增两军团
从去年8月份开始,中山房地产业发展商群体发生了比较大的结构调整,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来品牌发展商不断涌进,二是本地实力企业纷纷加入房地产开发商行列。
在去年之前,中山房地产主要以本地发展商雅居乐、天英、顺景、乘正、南下等发展商所开发的物业占了很大的比例,外来发展商如以新鸿基为首,包括盈丰创建、华策、中调房地产商也崭露头角。
从去年8月份起,三家国内地产上市公司万科、中海以及华发的加入,使中山这片热土上的开发商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记者的了解中,原有发展商对于各大地产巨头的进入表面上表示欢迎,但从心理上仍然表示担心,因为无论如何,蛋糕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竞争在所难免。在6月27日,万科城市风景“院落生活产品推介会”上,城区较大规模的发展商基本上“一个不落”,纷纷都来打探万科的产品,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提高,业内人士表示,大型外来发展商的进驻,促进了本地市场的竞争,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山房地产业的开发水平。
本地实力企业纷纷加入房地产开发商行列,主要体现在镇区市场:去年亚洲最大的鞋厂进军房地产业,在三乡开发宝之园、美加音响在小榄开发的阳光美加均在去年年底开盘,占国内沐浴露40%市场的美日集团所开发的逸湖半岛也已经在今年4月底开盘,均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受良好的镇区市场影响,其他镇区的实力企业纷纷传出进军房地产的声音。实力企业进军房地产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实力企业自有资金充足,受银行的制约程度不像一般发展商那么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些企业因为首次涉足房地产,在项目投资、入市时机、风险规避等环节上缺乏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决策。
产品之变
产品走向多元化
由于中山城区房地产起步较早,镇区地产则是刚刚起步,地产发展时间的不均衡,形成了产品的多样化趋势。
从去年开始,中山市城区市场已经过了满足初次房地产消费阶段,二次置业、多次置业已经成为城区房地产消费的主力,他们对居住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居住舒适度的大户型正在城区走俏。随着城区可开发用地的日渐减少,中山城区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不少户型均以紧凑型为主。但近来城区多个项目的户型却有越做越大的趋势,雍逸廷汇星台推出多款超过200平方米的户型,例如7月份推出的“星河万里中空复式”G型单位,面积竟达409平方米,优雅翠园同样也推出多款20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
在追求大的同时,小户型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以开发精致物业著称的乘正去年推出的彩云居,今年即将推出的康星顿都是以小户型为主打产品,开发区的颐景苑和健康花城,也针对投资市场纷纷推出小户型。
外来发展商也将给中山市场带来新的产品,万科的情景洋房已经吸引了不少追求新意的中山人的眼球,中海的改良型别墅也将于年底推出。
在镇区市场,由于中山人对别墅的传统爱好,使中山镇区市场的开发形成了一阵“别墅热”,同时外来人口的进入以及刚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本地追求独立的青年一代,也使小户型也受到不少追捧。
从“3+2”模式到“全面开花”

中山房地产业的变化,最大莫过于地产板块的变化,这也是体现中山房地产规模和结构的主要指标之一。总体来说,在去年各媒体的报道中,中山房地产的格局可以称为“3+2”模式,就是城区三大板块加上两大镇区板块。三大城区板块为东区、石岐北区和西区,两大镇区为火炬开发区和南部中心城镇三乡。随着城区房地产中南区的兴起和周边镇区房地产的起步,中山房地产业已经走向全面开花。


直到去年下半年,中山房地产业还处在对东区的追捧之中,由于市政府的东移,东区房地产取得空前的发展,2002年《中山房地产业潜在消费调查》表明,在参与调查的3000多人中,选择东区的人近六成。一年之后的《中山房地产业潜在消费调查》表明,选择东区为理想置业区域的消费者的比例下降为46.94%,之前房地产业一直尚未发展的南区虽然从销售统计上仍未显示出来,但随着下半年万科城市风景、永安花园、雅居乐碧堤湾畔的推出,城区市场将走向均衡。
同时镇区也摆脱了以火炬开发区和三乡为中心的模式,大部分镇区地产行业已经起步,中山市的经济强镇小榄、古镇、东凤已经有高定位的地产项目推出,并且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三角、民众等农业强镇也有地产商进驻开发新的项目。据了解,在中山22个镇区中,有三分之二的镇区地产已经起步。
在去年的销售排行榜中,城区多个项目占据了销售榜的前十名,但是在今年的销售榜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基本上是镇区的楼盘,中山房地产的发展重心已经从城区转移到镇区,据中山市建设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中山商品房开工面积中,城区仅为67.63万平方米,而镇区商品房开工面积则达到112.08万平方米,并且随着城区土地供应量逐渐减少,镇区市场所占的比例将继续增大。
发展商之变
发展商新增两军团
从去年8月份开始,中山房地产业发展商群体发生了比较大的结构调整,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来品牌发展商不断涌进,二是本地实力企业纷纷加入房地产开发商行列。
在去年之前,中山房地产主要以本地发展商雅居乐、天英、顺景、乘正、南下等发展商所开发的物业占了很大的比例,外来发展商如以新鸿基为首,包括盈丰创建、华策、中调房地产商也崭露头角。
从去年8月份起,三家国内地产上市公司万科、中海以及华发的加入,使中山这片热土上的开发商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记者的了解中,原有发展商对于各大地产巨头的进入表面上表示欢迎,但从心理上仍然表示担心,因为无论如何,蛋糕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竞争在所难免。在6月27日,万科城市风景“院落生活产品推介会”上,城区较大规模的发展商基本上“一个不落”,纷纷都来打探万科的产品,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提高,业内人士表示,大型外来发展商的进驻,促进了本地市场的竞争,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山房地产业的开发水平。
本地实力企业纷纷加入房地产开发商行列,主要体现在镇区市场:去年亚洲最大的鞋厂进军房地产业,在三乡开发宝之园、美加音响在小榄开发的阳光美加均在去年年底开盘,占国内沐浴露40%市场的美日集团所开发的逸湖半岛也已经在今年4月底开盘,均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受良好的镇区市场影响,其他镇区的实力企业纷纷传出进军房地产的声音。实力企业进军房地产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实力企业自有资金充足,受银行的制约程度不像一般发展商那么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些企业因为首次涉足房地产,在项目投资、入市时机、风险规避等环节上缺乏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决策。
产品之变
产品走向多元化
由于中山城区房地产起步较早,镇区地产则是刚刚起步,地产发展时间的不均衡,形成了产品的多样化趋势。
从去年开始,中山市城区市场已经过了满足初次房地产消费阶段,二次置业、多次置业已经成为城区房地产消费的主力,他们对居住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居住舒适度的大户型正在城区走俏。随着城区可开发用地的日渐减少,中山城区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不少户型均以紧凑型为主。但近来城区多个项目的户型却有越做越大的趋势,雍逸廷汇星台推出多款超过200平方米的户型,例如7月份推出的“星河万里中空复式”G型单位,面积竟达409平方米,优雅翠园同样也推出多款20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
在追求大的同时,小户型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以开发精致物业著称的乘正去年推出的彩云居,今年即将推出的康星顿都是以小户型为主打产品,开发区的颐景苑和健康花城,也针对投资市场纷纷推出小户型。
外来发展商也将给中山市场带来新的产品,万科的情景洋房已经吸引了不少追求新意的中山人的眼球,中海的改良型别墅也将于年底推出。
在镇区市场,由于中山人对别墅的传统爱好,使中山镇区市场的开发形成了一阵“别墅热”,同时外来人口的进入以及刚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本地追求独立的青年一代,也使小户型也受到不少追捧。
前一篇:70亿打造新丽江
后一篇:陈亮:把战略请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