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餐(网络资料)
新兵五连终于加餐了,离老远就能闻到从伙房飘出来诱人的香味儿,不要说把新兵们馋的够呛,就连我这在部队待了两年的老兵,闻到肉味儿哈喇子也快要从嘴角流出来了,几乎在训练场上的所有人,大家都在盼着晚上这顿大餐早点到来。
炊事班84年江西兵柯文告诉我:“今天一共有四个菜,两荤两素,绝对够大家解馋的。”
尽管当兵已经两年了,没油水始终困扰着我,肚子里养分少,训练跑步就没力气,每次一加餐,我指定要吃一个肚歪,那年头,干什么动力都不大,唯有加餐对我的诱惑最大。
开饭前,通信员把鸡蛋炒西红柿、肉丝蒜苗、炖排骨、麻婆豆腐,源源不断地运往连部,排长以上的干部,都去了连部加餐,这种事在部队早已是司空见惯,我已经见怪不怪。有些班长见了却大为不满,他们大骂干部们喝兵血,剥削了我们的伙食,其实骂了半天一点用都没有,人家该吃吃该喝喝,部队就是这个样子。
轮到新兵去打菜时,菜的数目虽然是四个,可质量大打折扣。鸡蛋炒西红柿,满盆都是红颜色,根本看不到鸡蛋的影子,至于炖排骨和肉丝蒜苗就更别说了,骨头有,但都是被别人啃过的,蒜苗有而肉不在,盆里只是象征性的多了几块肉皮。
为了能多分到一口菜,新兵的头都快打破了,副班长解国生把盆里仅有的一块囊膪,扒拉到了自己碗里,一下引起了杨德成的不满,他们争来抢去,谁都不愿放弃对“肉”的占有,解国生手急嘴快,用手将囊膪放到了嘴里,没吃到“肉”的杨德成,一气之下,把半锅菜都给扣在了地上。
“班长,杨德成把菜盆打翻了!”
副班长解国生用祈求的眼光看着我,希望我能惩罚一下杨德成。我看了一眼扣在地上的菜盆,一句话没说,转身去炊事班自己找饭折了。
我心想:“不吃,拉倒!反正饿肚子的不是我,你们愿意折腾就折腾,我巴不得你们打成一团呢,省得你们太抱团,我还不好开展工作。”
挑拨离间虽然不是什么好词,可是在某种时候、某种环境下,还必须得使用,现在就是这样,以往部队训练新兵,都是老兵占优势,新兵是弱势群体,老兵们可以通过体罚打骂,惩罚犯错误的新兵,可现在连里是清一色的湖南兵,处理问题不得当,很容易出现过激矛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又容易助长新兵的歪风邪气。
我觉得把新兵按地区集中训练太愚蠢,这点子也不知谁想出来的?简直是瞎胡闹!部队里的事情就是一个人没胆量,两个人有勇气,三个人能壮胆,一群人力量大无边。
这些湖南兵在家时并不认识,如今出门在外,又都是一个地区的,很容易让他们抱成团,听说陕西兵就有不服班长管教,聚众和老兵打架的,现在可倒好,没有点本事,没有点能耐,根本就别想管住这些新兵。
有句话说得好: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现在的情况正是我想要的,湖南兵自己内部发生了矛盾,让他们去吵去打吧,我最后再去当和事佬儿,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各个击破。

领导视察(网络资料)
经过了两个多星期的训练,新兵总算有了很大起色,知道了集合站队的基本要求,内务也有了很大进步,唯一让我不满意的,就是这些新兵特别自私,每天关心的都是自己那点事,像扫地这种最起码的劳动,没有人主动去做。
据我观察,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表现好的新兵,哪怕他们是装出来的,看着也让人高兴,只有我们班的新兵,我不安排就没有人去做,真希望这些新兵,一个都别来二中队,简直太没眼力见儿!
下午,新兵正在操场上训练,徐法田支队长和王书轩参谋长没打招呼直接来到新兵连抽查,值班排长赶紧集合列队。
“报告徐支队长!新兵五连正在训练,请您指示!”
按常规,支队长表达一下领导的关怀就可以了,可这位从青州教导队调来的支队长,给我们讲了足足一个多小时的队列知识,又做动作,又做示范,把一个班长该做的工作,他又给演示了一遍。
支队长走后,我刚要开始训练,新兵们用哀求的语言说:
“李班长,腿都站麻了,歇会儿吧?”
我也觉得今天站的是有点累,作为一个支队首长,指点一下就行了,没必要讲的那样详细,讲的细能说明什么呢?无非就是告诉我们,您是训练新兵的行家,搞训练是您的老本行,但我们是作战部队,一位支队领导要精通各种环境下的导弹发射,而不是炫耀自己的队列知识。他讲了一下午,既没表示支队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又没提出支队领导对我们的希望,批评不叫批评,关心不叫关心,总之,徐支队长下午的表现太掉价。
按照新兵连进程,各班要选出一个团小组长,以便今后更好开展政治教育工作。评选之前,首先要知道谁是团员,这原本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在新兵中间,却闹出了很多笑话。
新兵们告诉我:“武装部说,只要接到入伍通知书,我们就算是入团了。”
从这一点看,新兵对党团知识很少,我告诉新兵:
“谁说了都不算,以档案里的[志愿入团登记表]为准。”
经过一番仔细筛查,班里一共有三人填写过[志愿入团登记表],其他都是自称“团员”的冒牌货。
我刚刚入团两个月不到,可我就像一名老团干部似的,为新兵们讲起了团课。
“我们团组织的大门,时刻都是对外开放的,谁够条件就发展谁入团,大家要积极靠拢组织......”
这些话,过去都是别人对我说的,如今,我装模作样又讲给了新兵,真是太好笑了。
往期精彩:
边陲日记 | 迎接总部首长
边陲日记 | 勇猛顽强的老兵
边陲日记 | 屁大点的事
有欢乐,瞬间也能天长地久
再读《边陲》
北长街雪景
带您走进和珅府去看雪景
冬日的颐和园
红霞照在昆明湖上
边陲日记 | 难熬的冬天
小月河,您早!
边陲日记 | 站岗
边陲日记 | 夜闯军营的妇女
边陲日记 | 尴尬的个人问题

亲 爱 的 朋 友
您的关注就是对老兵的最大支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迟暮斋”

作者简介:北京人,1964年出生,祖籍辽宁丹东,网名“北京老兵”。1982年10月入伍,1984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85年进入广州解放军体院学习。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分校学习新闻,1990年在央视体育部实习,参加过亚运会的转播工作。2005年起,在新浪博客上闲暇写作、摄影、随笔上百篇。2019年开始,在公众号发表文章,欢迎您关注我的公众号”迟暮斋“,感觉和您的口味,就用手指点亮“在看”支持北京老兵。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