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陲日记---情谊

(2021-02-20 06:43:24)

边陲日记---情谊

 图为2015年8月,802旅通信营战友来山东菏泽聚会。左起:教导员赵连存、笔者、李反修医生一起合影留念。


胜利的消息就像春风一样,很快就吹遍卧龙谷发信台的每一个角落。走进食堂,几乎所有人都在向我点头问候,就连平日不苟言笑的副队长,如今也带着笑脸说:“很不错啊!小李。”

 

三个月的轮训队生活,苦没少吃,罪没少受,最后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学习成绩不好怪我自己不努力,可没功劳也有苦劳啊!四个班长当中,只有我没有嘉奖;没有嘉奖我也认了,可到最后,我竟然连做团员的资格都没有,完全像傻小子一样被人耍了......挥之不去的耻辱总是萦绕在心头。今天,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走进五中队了。

 

妈妈为了支持我比赛,特地从北京寄来了麦乳精和巧克力,尽管没有在比赛前收到,现在尝到,也让我内心充满了感激。从小到大训练体育,妈妈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没有妈妈的支持,我现在还说不定进了少管所呢。

 

我的好朋友小宇,就因在家闲的无事可干,找同学背着气枪去打鸟,结果鸟没打着,他们在家中的后窗户上以打人取乐,结果被学校开除,少管了两年。幸好那会儿我一心想着体育训练,不然,我一定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赛后的身体反应很痛苦,过度疲劳和过度兴奋,让我晚上不能入睡。四角田我暂时还回不去,因为我身无分文,必须要等到三号拿到津贴后再返回。目前的任务就是尽快调整好身体,让比赛后的疲劳早点消失。

 

大概是昨天兴奋过度,回到卧龙谷我才发现,大衣还存放在旅馆里。这是我一贯的老毛病,每次出行都是丢三落四的,好在现在去开远也方便,我不用和任何人请假,只要有车出去,我都可以搭车前往。

 

如今的五中队比疗养院还滋润,一天三餐离不开肉,吃的我都有些消化不良了。我还真不喜欢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骨子里就是一个累命儿。

 

休息了两天,身体完全恢复了正常。说也奇怪,我现在胃也不疼了,肝区也不胀了,身子也不发热了,待在屋里,总觉得身体发痒,就想出去跑跑步。正像我妈妈说的那样:“整个一个老妈子命儿,闲着就难受。”


边陲日记---情谊

 图为1983年基地电传培训结业合影。38名学员只来了27名,合肥男兵没有参加合影,邹教员和薛技师也没有参加,我当时心情很乱,独自一人跑步训练去了。

 

军饷按时拿到,我的津贴费比上一年多了一块钱,这又是一个大喜事。津贴费除了购买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外,更多的是用来解馋。我不吸烟,但吃零食一点儿也不比吸烟省钱,每月的津贴费,兜里是镚子不剩。很多吸烟的北京兵,每月都要向家里要钱。我没有伸手向家里要过钱,认为自己都大了,再伸手向家里要钱很耻辱。

 

部队里的浙江兵就很让我敬佩,他们大多来自浙江山区,家里不是很富裕。话又说回来了,那年头谁家都不富裕,但他们要加个更字。小川他们班里有个浙江兵叫周慧平,他把每月的十元钱,拿出八块钱寄回家,自己只留下二块钱买生活用品。他们心里想的都是爹妈,能为家里分担一点儿困难是一点儿,我从心里佩服他们这份孝心。

 

收拾好行囊,搭乘卧龙谷的“打靶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建水。如今我已经没有心思在这里多逗留了,一年的外出学习生活,让我对外面已经感到了厌烦,眼下就是一门心思的想回连队,要把胜利的喜讯告诉教导员,告诉战友和同学。

 

四角田无线连的变化相当大,除了营房没有变,剩下的全变了。编制变了,称呼变了,领导也变了。过去的无线连食堂,如今改成了三个小食堂,收信中队一个,接力中队一个,修理所、卫生所还有营部也成立一个小食堂。部队刚扩编,干部提拔了一大批,见了面都不知道该称呼什么?大家见了我,都热情地打着招呼,真跟回到娘家一样。

 

教导员站在营部门口正要上车,他见我向营部走来,离老远就向我祝贺:“小李回来啦!听说你跑的不错,还打破了人家一个纪录?我早就从我们老乡那里得知了你的情况,祝贺你啊!”

 

我跑过去握住教导员的手说:“感谢领导员对我的大力支持,没有领导员的支持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虚情假意的成分。


“好啦,你先回去安排住处吧,我马上要去支队开会,以后再听你详细的描述。”说着,教导员坐上电台指挥车去了小包山。

 

我被分配在营部对面的一间大屋子,整个收信中队都住在这里,床铺是高低床,下铺已经没有位置,只有上铺还空着。无线连的高低床没有床板,铺面是用钢丝网制成,没有棕垫夜里会很冷。先回来的学员,都从复员老兵那里得到了棕垫,我要想得到棕垫,只有等到今年老兵再复员时才能得到。除此之外,还要和老兵搞好关系,不然人家要给谁,那是人家的事情,不想给你,我也没办法。

 

于琦过来看我,他现在在接力中队,接我们北京兵的周厚权排长,如今是他们的中队长。于琦看我没有棕垫,就把他的毡垫给了我,他说:“四角田夜里很冷,没有棕垫根本就不行。我睡得是下铺,有床板也有棕垫,这个你先用着,等你有了再还给我。”

 

有老乡就是不一样,在卧龙谷时,遇到困难只能自己扛。如今回到四角田,遇到困难,身边有北京哥们儿的帮助,再也不是一个人去战斗了,同甘苦共患难,受再大的罪都不觉得苦了。于琦的关心,让我备受感动。


边陲日记---情谊

 图为802支队通信站接力中队北京战友于琦

 

晚上,小川、子洵、高威、大棒子等都过来了,我拿出从家寄来的巧克力和果脯招待大家。独自一人在外学习,苦闷了三个月,总算见到同学和发小了,我有一肚子说不完的心里话。都是北京老乡,大家在一起侃大山,说的是家乡俚语,聊得是我们关注的话题,又开心又快乐,我们聊到很晚才散去。今天,真有一种像过年一样的感觉。

 

躺在床上,身子底下是于琦送来的毡垫,尽管还不能完全抵御山沟里的寒风,但老乡的情谊让我终身难忘。


回顾三个月的轮训队生活,连我自己都觉得可笑,我整个上演了一幕“大老伯子背兄弟媳妇过河”受累还一点没得好。其实我谁都不怪,只怪自己太幼稚!头脑太简单,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所以才被人利用。可话又说回来了,又有谁生下来就聪明绝顶,从来就不吃亏呢?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这不过就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边陲日记---情谊


亲 爱 的 朋 友


您的关注就是对老兵的最大支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迟暮斋”


边陲日记---情谊


感觉和您的口味,就用手指点亮“在看”支持老兵。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