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陲日记---轮训队开课

(2021-01-08 09:24:01)

边陲日记---轮训队开课

 图为1979年,802团无线连报务学员合影。


电传学习开始了,邓教员负责主要教学工作,带领大家基础训练,邹教员在教室里协助教学,纠正学员的错误动作,手把手的指导学员电传打字要领,手指发力动作。

 

敢情这电传打字并不比发报和抄报容易,它不是简单的照着数字打键盘,而是首先要记住键盘各个按键的位置,然后再按照教员教的指法打数字。

 

通俗点儿说,就是眼睛不能看键盘,左手从小拇指到食指负1~5数码键,右手从食指到小拇指负责6~0数码键,其中左手小拇指还要负责字码键中的改错键;右手小拇指要负责回车键,两个大拇指交替负责空格键,这就是最简单的数码打字指法,刚刚第一课,就把我的手指头敲的又麻又胀。

 

“幺!洞!拐!勾!……”随着邓教员口令的发出,全班学员在教练箱上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击打声。


“大家注意一哈!打电传儿,打电传儿,就要像锤子一样往下打!(班里发出一片笑声。因为锤子在四川话里不是什么好词,部队里经常用“锤子”骂人,恰巧,邓教员还是四川人,他是有意无意就不得而知了。)越重越好,击打时要干脆利索,不要拖泥带岁(水)。大家听我的口令:拐!八!勾!洞!……”

 

通过半天的体会,全班学员在模拟教练箱上的击打声基本有了统一,至少听起来是“哗啦”声,不像开始时那样不着调。


刚刚开始学习电传,十个手指头总不听使唤,中指下去,其他手指也跟着翘起来,邹教员说:“这一坏动作必须要改掉,不然上机后就会出现连码现象,有了连码就要改错,一是会影响速度,二是打字再快,改错多了也不及格。按照电传考核要求:每分钟要拍发60组数码电报,改错不能超过三组。因此我们在刚开始练习时,一定不能求快,必须养成正确的指法,将来上机时才能少出错。”

 

我感觉电传打字动作要领与发报要领完全相反,而且对我来说,似乎电传打字比发报更难一些,因为我的性格,最讨厌背或记东西,这十个数码键就够让人心烦了,将来再加上二十六个字码键,真的够我喝一壶的。


全天4个小时训练,手指头打的通红,就是体会不好动作要领,真急人!

 

开课已经两天了,大多数学员都掌握了要领,唯独我的手指总是改不掉附加动作,小手指还经常出现打字无力、打不准电键、找不到改错键等,我真怕这一开始就养成一个孤僻动作,将来会影响成绩或学不出来。过去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常讲:笨鸟先飞。为此,我这只笨鸟,牺牲了看电影的机会,打算晚上加班加点练习。

 

轮训队学员集合站队出发了,我独自一人去教室里训练,经过三中队时,看到大家正在围拢着电视机前看比赛。我凑过去一看,原来转播的是五运会篮球决赛,北京和八一,球打得难解难分,作为北京人,我当然要支持家乡队。可是叫了几声好后,觉得我和周边的人格格不入,这才意识到这是部队,八一队才是我们支持的球队,我的立场明显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我也只好知趣点儿,心里面暗自为北京队加油。

 

比赛结果,北京队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历史上第一次战胜强大的八一队夺得全国冠军。在场看球的,只有我一人内心掩饰不住的激动,其他人则心情沮丧的离开,三中队的河北兵李技师,一点不加掩饰的大骂:“妈了逼的,真给军人丢脸!一个代表着400万军队的球队,连一个地方队都打不过!干脆解散得了。”

 

我不解地问李技师:“北京市的人口上千万呢,那不是更应该赢球嘛。”“那不一样。你们北京队选材范围只限于北京市,而八一队可以在全国范围选材,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队,所以说,他们输球是不能饶恕的。今晚还不如去看电影呢!真耽误瞌睡。”


直到这时,我才如梦方醒。对啊!今晚我原本计划要加班训练的,结果又没能管住自己。唉!我这个人啊!华佗见了摇脑袋,真是没救了!

 

上机体验就像是打架,由于电传机只有三台,各个单位、各个班只能轮流上机体验,每人一个小时训练时间,到点就换人,人歇机不歇。到了钟点谁要是想赖两分钟,立刻就有人去拉闸断电,谁也别想多占用别人的练习时间。

 

上机排班表比夜里站岗表还要紧俏,大家都关注着自己是几点上机体验,哪怕是深夜,到了钟点都不用叫,自己就爬起来去教室里上机。至于说站岗嘛,根本就是糊弄事,夜里有人叫,就起来站一小时,没人叫,干脆一觉睡到大天亮,没有哪个人会自觉起来站岗。边陲日记---轮训队开课

  图为1982年重庆战友李强在卧龙谷学习电传。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生活在部队大熔炉里什么人都有。电传机虽然少,但总能排队轮上一小时训练的机会,可训练用的电传纸没有,即使有了电传机,那也是巧手难秀无线的花,急死也别想训练。

 

按理说,电传纸这种消耗材料不是什么稀罕物,可在物资短缺的八十年代,尤其是各种人物混杂在一起的大熔炉里,不管是什么东西,哪怕是管灯的启辉器,只要没人看管,眨眼的工夫就不见,更别说成卷的电传纸了。有人用它当信纸,还有人用它擦屁股,其实大多数人拿它也没什么用,就是看白花花的电传纸放在那里,大家都拿,你不拿白不拿,反正东西都是国家的,没了就领,拿了也白拿。

 

最让我看不惯的是,安徽兵吃饭时抢馒头,这些馒头你们能吃掉也行,可个别人经常是开饭时抢走一大堆,吃不了就扔进泔水桶,这样不仅造成白花花的馒头大量浪费,而且还造成其他学员吃不饱。如果是在八团报训队,连长早就出来制止了,可是五中队领导,他们只关心自己饭碗里的肉,每天去食堂单开伙,没有人管这种闲事。

 

我是一个带队班长,职责告诉我,这种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说话,我用责怪的语气埋怨道:“伙计们,咱们谁家都不是地主出身,别拿国家的粮食这样浪费啊!”

 

我的话引来那些扔馒头的人不满“咦!大个子,你现在可真他妈的假正经!粮食是公家的关你屁事?被窝里伸脚丫子你算第几把手?”

 

无奈,我和这些人又是一番脸红脖子粗的辩论。其实,我心里也明白,在部队这个地方,官大压死人,你要是领导,你说话就是命令。你要是士兵,想管那些不平等的事,只有给自己招来非议或横祸。俗话说: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领导干部没有职务都不灵,更何况我是一个普通士兵呢?争论永远都是无解的,但我就是改不了爱管闲事的毛病。

 

轮训队开课后暴露出很多问题,学员中埋头苦练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在混日子,有些城市兵还故意装病,躺在宿舍睡大觉,五中队领导没有一个人出来管。


听小道消息说,队长和指导员有矛盾,五中队的人在底下互相拉帮结派,各家自扫门前雪,教员和技师只负责教学,拿不守纪律的学员也没办法?


边陲日记---轮训队开课


亲 爱 的 朋 友


您的关注就是对老兵的最大支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迟暮斋”


边陲日记---轮训队开课

 

感觉和您的口味,就用手指点亮“在看”支持老兵。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