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我们一帮夜大同学,应学友之邀,参观了他的工作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下午15点,我们陆续来到三里河台网中心办公大楼。

学友在此中心任党委书记,我们先到他办公室等候其他同学。

同学们陆续来了。

有的较长时间没见面了,见面后格外亲切。

16:00,书记领我们参观台网中心各个部门。先到地震台网部。

地震台网部通过网络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网站和上千个监测网点都链接起来,负责全国地震监测工作和情报汇总交流。

部门负责人详细给我们讲解了信息汇总流程,许多专业术语咱门外汉都听不懂。

书记善解人意,用通俗的语言补充讲解,不愧干过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

大家还好奇地提出一些问题,请专家解答。

此部门责任重大,24小时全天候值班,全国各地的最新地震信息,都是由这里汇总上报国家地震局领导,再报国务院抗震指挥部。

中心都是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设施装备。

几百名工作人员,有一半以上都是副高以上学术职称的专家学者。

接着,书记带我们去参观应急响应部。

部门负责人通过灯光显示图版,向我们介绍了全国地震网站分布情况。

还为我们讲解了地震应急响应流程图。

又举例演示了一次地震发生后的台网传递信息过程。

书记介绍,每个震级之间的破坏力相差30倍,6级地震比5级地震的破坏能量大30倍,7级又比6级的破坏力大30倍。

参观过程中,顿时警铃大作,原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国际地震大国已形成联网合作,此时监测到两分钟前北美阿拉斯加地区刚刚爆发了一次5级地震。工作人员立刻紧张地记录地震实况,汇总分析。

之后,书记又领我们到地下三层指挥大厅。
这里是国务院抗震指挥中心,由一位副总理任主任,其余由47个部委总局及解放军、武警各大单位负责人参加。每当有重大震情,都要在此召集会商,共同商讨抗震救灾事宜。

前不久,新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主任汪洋同志还来视察过。

我们也坐在领导们坐的椅子上。
观看了一部介绍台网中心概况的纪录片。
哈哈……还看到了学友的形象。

大家犹如亲临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体验了一把救灾经历。


中心大楼建于2007年,整个大楼为钢筋混凝土仿古建框架辅以剪力墙隔震结构。这些承重柱的基础都有一个50厘米的橡胶支座,该橡胶支座又由层层钢板与橡胶垫合成,可抗8级地震。学友带我们到地下通道参观大楼抗震结构承重柱。

为确保指挥中心万无一失,不管多大震级的地震,大楼都会纹丝不动。以后在多地震带都建这样的房子多好!

最后,我们又回到楼上接待室。书记向我们介绍,画这幅画的是本单位一位退休老职工,画的是京西鹫峰中国第一个地震观测站。既与地震系统专业有联系,又充满文化底蕴。

书记介绍录叶帅“攻书不畏难……”的书法作品。

书记介绍录毛主席“天高云淡……”的书法作品。

参观结束后,我们在楼下大门口合影留念。第一张我先试着给大家拍,然后请门口保安协助拍摄,没想到他不会按快门,照了几张都把我漏拍了。

幸亏路遇一下班的机关干部,请他用另一同学的相机补拍了一张全体人员合影。咱终于入画啦。

晚上,大家在附近的京味斋酒楼吃了顿地道的老北京饭菜。



谢谢老学友为我们组织的这次有意义的参观活动,使我们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对中国的地震台网工作有了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如今的地震预报在全世界还是难以解决的大课题,希望我国的地震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苦战攻关,为中国和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