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老照片中有许多与母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合影,十分珍贵。
抗日战争时期的夫妻照,一看就土得掉渣。免裆裤、光脚穿布鞋。
父亲罗义淮与母亲衣向璞是1941年底在胶东抗大先自由恋爱、后经组织批准结婚的。当时父亲任三支校政治处宣传股长(组织股长为建国后武汉军区政委严政,保卫股长为建国后河南省军区副政委陈久安,民运股长为解放战争牺牲的华野九纵27师81团政治处主任承福元)。母亲在抗大卫生队医务所(又称女生队)任副指导员(所长为建国后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侯金龙,指导员为建国后50集团军政委高星耀)。
这张合影还是蛮浪漫的,毕竟年轻嘛。

解放战争时期的夫妻照。应该是1948年年初拍摄的,父亲时任华野九纵宣传部长,母亲时任九纵后勤部供给处政治协理员。

1949年淮海战役胜利后于27军曲阜留守处拍摄的合影。之后,父亲参加渡江和上海战役上了前方;母亲奉贺敏学(贺子珍的哥哥)副军长命令,留在济南保胎待产。

早在淮海战役之前,罗义淮得知妻子衣向璞又一次怀孕了(长女死于抗战期间,后来又流产了四次,这次是第六胎了)。一场大仗在即,后面紧接着就是向江南大进军,如果随军出动,很可能又是流产。在27军后勤部任政治协理员的妻子衣向璞眼看要过长江端蒋介石的“老窝”了,不想当个“半截子革命派”,便与罗义淮商量早点做掉孩子,以不影响随军出发。 “再做流产,恐怕以后成习惯性流产,就再不会有孩子了!”罗义淮想起上次医生的嘱咐。做为女人,衣向璞何偿不知道呢。副军长贺敏学从其夫人李立英之口知道了此事,对衣向璞下了死命令:留下保胎。于是衣向璞留在曲阜27军留守处,未随大军参加淮海战役、渡江作战。后来陈毅司令员也闻听此事,赞许说:“贺副军长做得对头,不要孩子,不要后代,我们革命为了啥子嘛?!”正是在攻打上海的隆隆枪炮声中,衣向璞5月23日在济南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取名“小兵”。三个月后,母子俩搭乘敞篷军列平安开进了大上海。(选摘自《罗义淮传》)
解放初期的夫妻合影。双双由27军调南京华东军大工作。

1950年5月,长子(本博主)满周岁时的“全家福”。开始穿皮鞋,还有线袜穿了,女兵还是裙装呢。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夫妻合影。

1960年父亲晋升大校时夫妻合影。

1963年母亲转业到地方第八机械工业部时与父亲合影。

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高等军事学院住家楼前合影。

1975年国庆节,在昆明军区后勤部副政委任上拍的“全家福”。

1978年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四病区阳台拍摄的最后一张夫妻合影。同年11月18日,父亲患胆管癌医治无效在南楼去世,享年60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