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罗义淮保存的众多老照片中,有一张最为特殊的照片,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送给我二姨衣洛夫的。正面是我父亲的单人头像,照片外形被剪成书签状,照片背面有父亲的笔迹。
这张照片是我看到的父亲生前最胖的一张照片,看来抗日战争的胜利,给父亲带来了好心情,肠胃病有所好转,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照片背面父亲笔迹:洛夫念存。义淮 1945.8(后面看不清了)。

衣洛夫是我母亲衣向璞的亲二姐,也是1939年参加八路军的老革命,曾任青岛市人事局副局长,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她爱人、我二姨父孙寄尘,1938年参加革命,原海军北海舰队副参谋长,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这对夫妇与我父母,既是一担挑的亲戚,又是胶东抗战时期的老战友。二姨父曾任胶东五旅、胶东军区情报科长,抗战期间经常出入烟台、威海、蓬莱等敌占区收集敌伪情报、执行锄奸任务,被日伪政权悬赏大洋取其人头。电影《三进山城》就是以蓬莱城为背景编的故事,其中就有二姨父的影子。下面这张照片是1957年我父母调北京工作,离别南京前与二姨、二姨父(时在海军学院工作)合影。我二姨父(图左)年轻时堪称“美男子”,不少人看了这张照片,以为父母是和梅兰芳夫妇合影呢。

二姨衣洛夫可是个传奇般的伟大女性。在1942年日寇大扫荡的马石山战役中,被敌人机枪扫断双腿,从死人堆中被老乡救出,捡回一条命,被评为三等甲级残废军人。“文化大革命”中又被王效禹、杨宝华等造反派打成“走资派”,遭到长期通缉、迫害。1967年,她在许多老战友保护下,到北京避难上访,曾在我家和其他老战友家住了很长时间。这是在我家避难时期,我给她和母亲拍的合影。我母亲当时顿显苍老,随时替二姨的安危担忧,而二姨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信自己不是“走资派”,整天在家拉着我写申述上访材料。她可是著名的“烟鬼”,大家都笑话说她抽烟最省火柴,一天就用一根火柴,原来是一支一支地不停地接着抽。我当年可没少受她的烟熏火燎,然而她是我最敬佩的长辈之一,不仅经过了枪林弹雨的考验,而且经受了政治风浪的磨难。“文革”后,她终于获得彻底平反,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我父亲1945年送二姨的这张书签照片,怎么又回到了我家?我原来猜想是1967年二姨到我家避难时带来、后来忘记带走了,刚刚与二姨的大女儿、我表妹通了电话,才搞清楚:是她去年在青岛父母家整理老照片,发现了这张书签照片,估计我们家没有,就带回北京,送到我大妹妹处,我大妹妹后来又转给了我。当时我从大妹妹家拿回一堆照片整理,竟然忘记其中有这一张。哈哈……这个谜终于这么简单地解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