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友翔子写的博文《43年前我家买的日本宫田自行车》(全文附后)后,我迅即给翔子写了评论:“太有趣了。我也有辆1967年买的永久13型锰钢车,至今还是我的坐骑,哪天我也拍成片子和你pk一下。”翔子答复说:“好啊。快快制作,我们欣赏你的杰作!!”
今天得空给我的坐骑拍了几张“玉照”,发给大家欣赏。

这辆28自行车伴随我走过了大半生,至今仍舍不得丢,背后还真有许多故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在人大附中高中,由于“停课闹革命”,我们北京红卫兵纷纷到外地“大串联”,我原先上学时骑的永久牌26自行车放在学校存车库内,不知被哪拨造反派大卸八块,只剩两个破轮毂丢弃在存车库里。一直到1967年国庆节前,我和同班同学王志敏一起,到通县县城一家自行车专卖店,排了三天三夜队,各买到手一辆永久13型锰钢28自行车,售价196元。
当时北京城里自行车都要凭票供应,我们没有票证,听说通县有少量不要票证的自行车出售,但需要自己去排队等候。我为了抓紧时机,也没经父母同意,匆匆忙忙跑回家自行从柜中拿了200元钱,让妹妹转告父母一声,便乘公共汽车赶往通县,在那个专售店门口一蹲就是三天三夜。13型锰钢车那时是最新的时髦产品,车身不仅结实,而且特别轻,登起来快而无声,尤其是新配的双响转铃,叮铃起来音长而清脆,骑在马路上特别神气。买回家虽然挨了老爹一阵臭骂数落,但我觉得还是值了,一面承认私自拿钱的错误,一面心安理得地骑上了新车。
那时买新车是在店里拆箱现攒,一个大装运箱有4辆散装的车零件,一般一天只卖一箱4辆新车。我们要买车的人自发排队拿号,我和王志敏拿的是十几号,因此排到第三天才如愿以偿。辛苦是辛苦,但是咱乐意。
这辆锰钢自行车还真跟着我们家南北征战,忠心服务了几十年。我1968年到张家口当兵后,我父亲1970年调昆明军区,车也随着搬到云南,弟弟们在家骑过;我提干到军机关后,弟妹们也先后离家,车放在家没人骑,我又把车托运到张家口效力;调到解放军报工作时又随我回到北京。王志敏那辆车早报废了,我这辆车一直在超期服役。加上这些年偷自行车的特别多,新车很容易被偷,我索性一直骑这辆老车,而且连擦都不擦,外表又破又旧,没人待见。44年来,轮胎不知换了多少条,修理车的费用远远超出了当年买车的价钱,但我一直没舍得丢。现在尽管家里买了汽车,我仍骑着锰钢自行车去公园唱歌,到近处购物办事。说到从不擦车,我确实对不住这老伙伴呢!
那批锰钢车质量还真过硬,这么多年,家里比它后买的车都淘汰了,它任然坚挺着。你看,那车把电镀部位今天依然闪闪发亮,轮毂虽然锈迹斑斑,但并没有腐蚀得不能用了。当然,这车链子、车条、脚蹬子、闸皮乃至中轴、前后轴早换了不知多少代了,但其质量远远胜过现在出的一些新车。
车的前筐是我后加的,其貌不扬,两根铁丝拴着,晃里晃荡;前叉子也是我后配的,难看归难看,但是好使,我经常骑着它买菜,负重累累,功勋卓著。

这是前轮部分,轮胎坏得最快,车条都锈成那样了,轮胎还往往是新的,刚换的嘛!

这是后轮部分,车锁和支车架换得也勤,后货架坏了,索性连换都不换,对付着用。小车不倒只管骑。

车的中轴部分,脚蹬子坏得最快,赶得上换皮鞋了。车链条也换过多少付了。

车的铁皮部分都是锈迹斑斑,好在不吃重,只是有碍观瞻,不影响使用。

老伴埋怨我,给车照相也不好好擦干净了。我有我的理由,那就不真实了。还是让网友们看到一个真实自行车的本相吧。话是这么说,以后我还真要善待老伙计了。说不定那天我会栽在它手里。今年已经在院子里骑车摔了一跤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