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先辈革命路全部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了。明天晚上,我弟弟晓伟将飞返昆明。中午我们罗家在京的全体族人将举行欢送家宴。此时此刻,回顾重庆大团聚、合川荣昌祭拜寻根和万州——延安自驾行三项活动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使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一个人,那就是山西左权县的青年农民赵亚飞。所有事情都起因于一位“守住承诺”的纯朴农民。这是我们这次活动从始至终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
不是吗?如果没有赵亚飞坚持16年为周极明烈士寻亲,那就没有周极明烈士的遗骨英魂返回家乡合川,就没有七先烈后人的陆续相识和建立联系,就没有陈家后人在此事鼓舞下于同一年找到先人陈寄宇烈士的茔坟,也就没有在这两件事的精神感召下发起组织重庆大团聚和“寻访先辈革命路”自驾行活动。总之,万事皆起源于赵亚飞。这是我们七先烈全体后人的共识,他是我们要永远感谢的人!
我们原与赵亚飞素不相识,只是在互联网和新闻媒体报道了他为周极明烈士寻亲的感人事迹后,才使他进入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一年多的网络、电话联系,我们一步步走进了一个普通纯朴青年农民的精神世界。他为烈士义务寻亲,不图一丝一毫的个人回报,只是发自太行山老区人民对为他们牺牲的八路军战士的感恩之心,发自当代青年农民继承先烈遗志的传承之志。当他听说我们要组织万州——延安自驾行活动时,就多次主动打电话要求参加全程活动,并且说得到了母亲和哥哥的大力支持,所需经费全由自己承担。他的这种执着精神的确令人感动。但是我们怎能让一位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农民,占用自己养家糊口的大量时间,陪我们这群退休老人去寻根呢?
经我反复劝说,他仍执意要和大家一起去延安学习寻访七先烈的革命踪迹。我只好作了妥协,让了一步,答应他从西安加入自驾行队伍,既实现他朝圣延安的愿望,又考虑不占用他更多时间,尽可能减轻其经济负担。
事实证明,亚飞自西安加入寻访活动后,立刻为我们这支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首先,他最年轻(31岁、未婚),最少保守思想,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为寻访活动提出了不少好建议,帮助我们搜集资料、拍摄照片。其次,他以自己农民特有的质朴,为我们这个全部由城市人组成的团队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其实我们的先人原本都是出自农村,亚飞使我们大有返璞归真、追根溯源之感。再就是,他在行车路上从来不打瞌睡,成了义务安全员,就在距离延安十几公里的高速路上,他救了我们一车人的命,杜绝了一次重大翻车事故。当时我驾驶车辆以120迈高速行驶,车上其他人都睡着了,我因过度疲劳也打了个盹,车子直向路边挡板冲去,他发现情况不对,立刻高喊“叔叔怎么了?”一下唤醒了我,迅即打了把方向盘扭正了航向。紧跟在后面的另一辆车发现了险情,大家都出了一身冷汗。我心里由衷地感谢亚飞,他的参加使我们最终达到安全驾驶车辆的目标,使我现在还好好活着。
一个普通农民,自愿参加我们七先烈后人的寻访活动,的确使我们学到了许多在城里学不到的东西,使我们在消除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方面,也多少迈进了一小步。回顾革命前辈当年参加革命,不也正是为了消灭这些社会差别、达到人类大同的崇高理想吗?我们今天的城里人千万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源自农村,不能忘记了养活我们的农民群众。这正是寻访先辈革命路的又一感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