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寻访目标直指剑门关——这是先辈们万县步行赴延安必经之地。1935年国民政府在美国专家帮助下开始修筑旧川陕公路,1937年即修成通车。当时十万川军就是通过这条公路,开往抗日前线的。我们的先人也是借助这条公路走向延安的。早上阆中城全部笼罩在浓雾中,我们不得不推迟出发时间,等到天稍放晴8:40出发,9:00才出城。

剑门关自古乃四川门户,其北门正对着三秦大地,地势陡峭,易守难攻,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南面依托巴蜀各川、四川盆地,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上演精彩战争活剧而推出了无数英雄好汉。
路上雾还未散去,我们大开雾灯和双闪灯,减慢速度小心翼翼驾驶在盘山道上,约行两个小时距剑门关(剑阁县)还有123公里时,稍歇片刻。在中午12:00驶入广绵高速公路,又疾驰20分钟终于到了剑门关收费站。县武装部彭政委已在路口等候。



继续前行20分钟,我们来到剑门关前,品尝了这里很有特色的全豆腐宴,然后开始游览。

进入剑门关风景游览区,迎面映入眼帘的是许多有关三国的人物雕塑和石刻,感觉活脱脱进入一个三国故事园。请看:
“孔明立关”碑刻跃入眼帘。
出征前大舞雀跃以振奋士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诸葛亮稳坐中军亲征北伐。
首出祁山老将赵云勇做先锋。

刘备马跃檀溪
张飞北川广为植柏
姜维痛闻后主降魏仍拥兵抗敌
风景区还有一些自然景观,天然造就,令人称奇。远处一座山像头戴盔甲的大将军,相传是蜀将姜维头像。导游很热心地让我侧过身子,拍下了这张两位军人对话的照片。


姜维看关
古代老将军与现代退役军人面对面在谈着什么悄悄话?

万绿丛中隐现“天下雄关”大字

康熙大帝的第十七子在陪同六世达赖喇嘛返藏时路过剑门关,有感于关阁雄伟,题写了“第一阁”石碑。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这个断碑被民工发现,矗立在路边;后在文革中又损毁,今天再次立在景区大道旁。其生命力可谓强矣!
导游是个阅历丰富、颇善言辞的本地人,听说我们来寻访当年的川陕公路,立马肯定地说,我们脚下踩着的正是当年的川陕公路。因5.12地震,去年建新剑门关时公路便改道了,这里已变成步行游览石板路了。

哈哈,我们现在走的竟然就是当年先辈们步行去延安走过的旧川陕公路。
我们纷纷在剑门关下拍照留影。


接着,我们登上关楼,继续寻访历史遗踪。
楼上正中大牌匾
关楼介绍碑刻


关楼上一幅对联写道:“风月无边北望秦川八百里;江山如画万古天府第一阁”。

据导游介绍,关楼东侧山崖峭壁上有炮弹轰击的痕迹,那是1949年18兵团入川时攻打剑门关留下的。
下午3:00,我们又直奔国家4A景区——明月峡。主要是观看2000多年的古栈道,领略“蜀道难”究竟难到什么程度。
大书法家启功题词立于石壁上。
嘉陵江边山崖上俯瞰古栈道。
诸葛点将台前方横视古栈道。
纤夫石


明月峡全景图
支撑式古栈道
用金属网网住山崖,以防碎石脱落

注入金属锥人工加固山体 因木质腐烂留下的古栈道孔眼

对岸的斜拉岩石质
遮风挡雨的古栈道长廊

景区已有木质兵船,现水浅不用 天然的花纹石作护栏很好看

诸葛亮和他的后出师表
明月峡留念
参观路上。我们再次询问川陕公路的下落。导游说,古栈道上面这条路就是从剑门关延伸过来的川陕公路。回去乘坐电瓶车时刚好经过地形险要的老虎嘴。当年许多北方司机不敢开,到这里都要找当地司机开。一天两次寻访到先辈们的足迹,好高兴啊!

这里也称中国交通博物馆,有不同时代六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从古栈道开始,有纤夫道、唐代驿道、川陕公路、宝成铁路、高速公路等。真是大开眼界。
今天我们还参观了著名的黄泽寺,此乃供奉武则天的庙宇。武则天父亲曾任本地都督(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司令员)。
武则天金身塑像
国家主席宋庆龄的题词
黄泽寺最高层的大佛寺佛像
嘉陵江畔新广元
黄泽寺前合影留念
明天我们将离开四川,进入陕西境内,还是要下高速走一段普通公路,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到勉县、留坝等地寻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