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会完蛋吗,一切皆有可能

标签:
环保诺贝尔和平奖诺亚方舟尤里杂谈 |
尤里的情妇没想到关键时刻被抛弃,不过“负心汉”给出的理由听起来理直气壮:“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萨沙的事!”
在此之前,当尤里一伙人成功地从运输机上降落到冰山上时,萨沙则和运输机一起坠下了冰山。
萨沙是尤里的私人飞行员,高大英俊,有男人味。被抛弃的情妇在下山逃生的过程中念叨了一句:我的萨沙抵得上一百个尤里。
电影《2012》在铺展宏大的灾难场景之时,不忘关照男女私情。
电影《2012》描述的世界末日,土壤液化,地震频发,海啸肆虐。可有机会登上“诺亚方舟”的人则是“非富即贵”。
对,你可以说这是剧本虚拟的末日大劫,纯粹的杞人忧天,是好莱坞制造高票房的需要;然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报告显示:北极第一个无冰之夏会在5年到50年内出现;从2000年开始,格陵兰岛的冰减少了1.5万亿吨,每年抬升海平面0.75毫米,而预计,一旦整个冰原崩塌,那将使海洋水位再涨5米;占地表面积五分之一的永久冻土的下面是几十亿吨甲烷形态的碳,这种温室气体的威力是二氧化碳的30倍,而随着气温上升,越来越多的甲烷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层……
可以不相信电影中那此起彼伏的耸人听闻,然而不应蔑视科学数据的存在。如
此背景之下,濒临灭绝的可能不是同住地球村的我和你,但切断的会是人类生命的延续。
为何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被指“劈腿”的新闻,要比亚马孙森林里滥砍滥伐、肆意“劈柴”的新闻更有关注度?
为何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夫人布鲁尼的一颦一笑,要比马尔代夫的“水下内阁会议”更能吸引眼球?
为何德国国家队门将恩克的卧轨自杀,要比“东北航道”开辟后北极熊生存环境的恶化更能让人潸然泪下?
为何人类总是对眼前的花边和悲情,充满着本能而无边的好奇,却对身边潜伏的危机抱有侥幸的心理?
最后一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可供参考的思索指南:
“按照我们日常的经验,如果一种情况此前从未发生过,那么我们通常判断这种情况在将来也不会发生,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安全的,但是所有的例外会要了我们的命,气候变化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外。”
这是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戈尔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给出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10月,阿尔·戈尔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同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同年,戈尔参与制作的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电影胶片不仅可以用来发挥想象力,更可以用来纪实、记录。
对于人类而言,气候变化就是致命的例外?
答案是“一切皆有可能”。□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