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环保汉江奇迹预定轨道航天李明博韩国it |
在海淀区五道口的众多饭店招牌上,除了中文和英文,更多的就是韩文。韩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又更多体现在韩剧上:连续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的对白,不亚于“话题剧”《奋斗》的台词,而区别就在于前者重视传统伦理,后者看重现代做派。其实,很多时候,韩国“很倔很现代”。
韩国如今崇尚“低碳绿色增长”的发展战略,即通过开发新能源和环保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增加就业、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三大目标。对此,韩国总统李明博表示:“绿色增长战略将成为韩国未来发展的基轴,是继‘汉江奇迹’之后,再次创造半岛奇迹的未来战略。”
“绿”意味着希望,同时也暗含稚嫩的萌芽需要呵护之意。由此可以理解韩国在实践中所经历的种种不顺。韩国《中央日报》刊文《开始缓慢推行碳排放标识》称,贴有碳排放标签的商品在超市内难见踪影,这类标签往往“形同虚设”。使用标签的目的在于提醒消费者注意环保。每个标签都指明了该商品在生产、配送和使用时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量少的商品有望吸引顾客,然而企业“有理由”拒绝配合,因为这会面临大量而繁琐的“工序”。例如一家生产碳酸饮料的公司,需要检查塑料瓶厂家的碳排放情况,可“现实是数据难以搜集,成本会增加”。
如何实现国家的宏观战略同企业市场行为的有机衔接,是普遍的课题。例如,能否对致力于配合减排、积极采用碳排放标签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有了甜头,企业才会顺着国家的长远眼光去眺望。能否对购买环保商品的消费者,给予价格上的补贴?有了“诱惑”,消费者才会在短期内改变固有的消费行为,枯燥的环保说教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对比“绿色梦”,李明博的“航天梦”本周遭遇的打击更为强烈: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升空后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值得一说的是这颗卫星的作用。韩国《朝鲜日报》刊文《昨日的失败有助于明日的成功》称,诚实的事后评估可以得出结论,即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有限的。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的科学卫星,将无法收集数据来研究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不过,没有理由为此沮丧,韩国的航天工业15年前才刚起步,尚属“初出茅庐”。全球航天领先国家在50余年的历史中更是尝尽了难以计数的航天失败。
不论哪一种梦想处于何种状态,奋斗中的韩国值得尊敬。倘若怀着诚实的态度坚持到底,“汉江奇迹”2.0版离“上市”也就不远了。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