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外交路上几多弯道






链接: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228565
(谁给了奥巴马一个下马威?)
“我们与美国人民没有问题,不存在天生的反美主义。我们希望我们的伙伴——美国新政府将作出有利于全面发展与俄罗斯关系的选择。”43岁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如此建议47岁的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这并非是西伯利亚的暴风雪,更非莫斯科郊外的玫瑰花,而是竖在俄美外交路上的警示牌:前方弯道,注意限速。
11月5日,梅德韦杰夫首次以总统身份在克里姆林宫向议会两院发表国情咨文。据其陈述,俄将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以应对美国在东欧地区部署的反导系统;世界不能由一个国家来操控,应形成多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俄将与欧洲深入开展安全领域的对话。
涉及俄对外关系的核心表述,每一句都是说给美国新政府听的,直接而无温情。普京与小布什,惺惺相惜而又发力较劲的时代已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的对话。届时的场面,惟一可以猜中的是甜蜜、轻松的氛围不常有,更多是对抗的烦恼和疲惫,可就算再苦再累,谁也不会选择后退。
在《卫报》评论员西蒙·提斯达尔看来,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有很多共同点,两人都格外年轻、缺乏经验,他们需要在很多领域证明自己。俄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时间,选定在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的次日,极具挑战性。这可被视为两个新手的拳击赛开始后,一方选手打出试探性的第一拳。
这确实是俄罗斯打出的试探性一拳,而美国新政府尚在筹备之中,不可能立即就此做出反应,奥巴马当前最关心的是如何挺过金融风暴。即使到了明年1月20日奥巴马宣誓就职,新政府首要举措就是针对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留下的残局。这为俄提供了赢得战略空间所需的时间。
除了稳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俄会将更多热情投向幅员辽阔的欧洲大陆。倘若希望赢得它善意的拥抱,年轻的俄总统必须展示一个积极进取、有所克制,而非野心勃勃、毫无顾忌的俄罗斯。此外,欧盟也须抛弃傲慢与偏见,展示一个独立宽容而非咄咄逼人、顺从美国的欧洲。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是欧盟,而非美国,最能让莫斯科有所积极作为。欧洲不但是俄的邻居,更是其能源和矿产的销售市场。2007年,逾一半的俄外贸交易来自于欧洲。俄一直认为欧洲稳定且富裕,民众享受丰厚的社会福利,充满吸引力。梅德韦杰夫最近还称呼欧盟为“战略伙伴”,并希望与欧盟共建新的、更为伟大的欧洲。
欧盟需要担当平衡俄美关系的责任,可它能说服美国停止北约东扩的步伐吗?倘如不能,俄美外交路上还会有更多弯道,甚至看不到尽头。方言(传媒从业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