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青岛的记忆

标签:
旅游青岛黄岛路劈柴院里院 |
分类: 华说心语 |
寻找青岛的记忆
2017年的三伏,超长越热,40度以上的高温如家便饭,烤验着国人。8月17日一早,我便从盐城出发,驱车奔赴青岛,开始寻找青岛的记忆之旅。在此之前,虽曾多次来青岛,都只是工作关系,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从未真正打量过这座海滨城市。
一万年前的青岛,我们的先人就在这里打猎生活。“一万年前,大象在这里漫步,披毛犀在这里奔跑,潺潺溪流从这里汇入大海,先人在这里边欣赏美景边吃肉。”2012年在青岛莱西区域挖出的史前标本,将年轻的青岛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岁”,考古学家凭此穿越一万多年前青岛古人的生活场景。
此前,青岛最早的人类遗址是即墨北阡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其年代上限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北辛文化时期。该遗址位于青岛即墨金口镇北阡村的台地之上,据《房氏族谱》载:明永乐时,房氏由云南乌沙卫“乐歌屯”来此立村,因地处古阡之北,称北阡。这里地表散布大量的陶片、火烧土块及牡蛎壳屑等,考古学界习惯以“贝丘遗址“来称呼这类遗址。
一千年前的青岛,诞生了青岛史上唯一的状元蔡齐。蔡齐(988~1039),字子思,北宋莱州胶水县(今平度)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状元。宋真宗阅其试卷,赞为“宰相器”;至面试时,见其“仪状俊伟、举止端重”,当即定为第一。后入为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死后赠兵部尚书,谥“文忠”。欧阳修为其写行状,“在大位,临事不回,无所牵畏,而恭谨谦退,未尝自伐,缙绅倚以为重”。范仲淹为他撰墓表,“浩然示至公于内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疾,闻善言必谢。”
而在地球的另一侧,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尚未开发、非洲还很原始。此时的中国,已经演化到北宋时期,不仅产生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而且在咸平三年(1000年)GDP就达到为265.5亿美元,占据世界比重的22.7%,遥遥领先于世界。那时,首都开封是全世界惟一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中国超过20万人口的城市有6个,超过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6个。全世界的城市一片漆黑,惟有中国的城市灯火通明,也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拥动、欢歌笑语。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一百年前的青岛,却沦落为德国的殖民地。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6月14日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翌年,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驻胶澳。这座建置仅6年的城市,却因“巨野教案”被清朝政府弄丢了24年。
1897年11月1日凌晨,小雨霏霏,十多个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闯进野磨盘张庄教堂,杀死了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11月7日早,德皇威廉二世命令其停泊在吴淞口的远东舰队立刻出发,占领胶州湾。11月13日,德国政府派遣的三艘军舰开进胶州湾,将克虏伯大炮对准了青岛。11月14日清早,德国远东舰队司令蒂尔匹茨命令720名海陆官兵以军事演习为名,兵分两路强行登陆,胶澳守将高章元避战撤退。之后,德驻华公使海靖奉命向清政府提出6项教案赔偿要求。觊觎青岛已久的德国,还与俄、英、日等国进行一系列秘密交易,以承认中国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不“妨碍日本进取中国大陆的计划”,以及承认英国的在华利益等条件,与各国换取达成德国占领胶州湾的默契。1898年3月6日,清朝政府与德国签署《胶澳租界条约》,将青岛租给德国,租期 99年,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和开采沿线矿产。胶澳自此沦为德国的殖民地,山东也划入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巨野教案”的本质是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无暇东顾青岛,虎视青岛的日本认为可乘之机,于8月15日向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于9月15日前将“胶澳租借地”无条件交给日本,德军对此置若罔闻。8月23日,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封锁了胶州湾口的青岛海域。9月2日,日本第18师团的一个旅团在龙口登陆,长途奔袭青岛,占据胶济铁路。9月 18 日,该师团的另一个旅团在崂山湾的仰口登陆。9月23日,参战的英军西库斯联队1200 余人也从崂山湾登陆,英、日联军完成了从陆地对青岛德军的包围。10月31日,日军向占据青岛的德军发起总攻,德军力寡不敌于11月7日投降。11月1 日,日军进入青岛市区,青岛便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19年,青岛主权问题引发“五四”运动,日本于1922年2月4日同中国政府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付出巨款,赎回了青岛主权和胶济铁路。1922年12月10日,中日双方在青岛举行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收回胶澳主权,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
今天,这座被唤为“琴岛”的海滨城市,虽然还可找到德国等列强的痕迹,但仅只是作为一种记忆,一段历史文化脉络。2016年,青岛GDP排名全国第12位,跨入GDP万亿俱乐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山、海、城、岛、湾、河”的历史空间格局,“世界海湾、蓝色之都”的国际都市定位,“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特色风貌,“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正在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中心向国家中心城市、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向东北亚航运中心、从我国风景旅游胜地向国际海洋文化名城迈进,海尔、海信、青岛啤酒……也从这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