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任正非(17):让CEO轮值制从中国走向世界

标签:
家族企业接班华为轮值ceo任正非 |
分类: 一个人的企业 |
让CEO轮值制从中国走向世界
——谁来掌舵华为(17)
“我真的说不好,这是个很新的机制。我们还在试验阶段。”这是华为副董事长、三位轮值CEO之一的胡厚崑对这一机制难得的评价。时间为2013年4月17日,地点为巴黎市中心的一家酒店。
作为副董事长,胡厚崑还兼任华为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负责公司领导力与组织发展。对任正非极力推崇的轮值CEO模式却鲜少发表看法,那怕是代表华为公司,这或许让人有点疑惑。从更大的可能看,也许是华为的制度性安排。
胡厚崑1990年加入华为,当时华为刚刚起步。正如华为官网所述:胡先生在推动华为全球化的公司管理变革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担任当前职务之前,胡先生历任公司战略与Marketing总裁、销售与服务总裁、全球销售部总裁、拉美地区部总裁及中国市场部总裁等高管职务,在公司战略方向的制定及国际市场的业务拓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3年2月23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参观华为公司的深圳总部、工厂及产品线,陪同者即是胡厚崑。“华为的发展有3大转机”,胡厚崑认为:(1)在中国PBX市场上打下业务基础的1987年创业期到1992年期间;(2)在中国电话市场上大幅拓展业务的1992年到2000年期间;(3)打入世界通信设备市场的2000年以后。
目前,华为有来自于全球150个国家的15万名员工,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销售收入的75%的都来自海外市场。2013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约合395亿美元。
华为在全球各地拥有优质资源的地方建立了16个研究所、28个联合创新中心和40多个专业能力中心,将自己的全球价值链打造成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平台,华为全球的客户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用最短的时间分享来自全球不同地方的最新创新成果。
“我们认为,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运营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商业理念,那就是,将全球市场视为一个单一市场,像在单一市场一样构建全球的价值链,并将全球的优质资源都整合到这个价值链里面,使每一个单一节点上创造的价值都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分享。”胡厚崑5月16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界主题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说,华为已经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公司。
此前,胡厚崑曾表示,“过去的华为是坐镇中国、辐射式地向各国派遣物力和人力的国际企业”,而真正成为全球化企业,“就要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获得必要的能力,拥有能在各个网点之间调配经营资源的网络”。
胡厚崑表示,向海外推广员工持股制度是成为全球化企业最重要的手段。过去,员工持股制度只适用于中国籍员工,从2012年开始,华为推行了同样适用于非中国籍员工的新的利润分配制度。现在,新制度已经覆盖80多个国家,华为计划在2014年底之前,把这项制度推广到其开展业务的所有国家和地区。
在青岛论坛上,胡厚崑强调:“本地化不仅仅意味着本地雇佣、本地纳税和提供适合本地需求的产品。更高层次的本地化应该是通过与本地优秀企业进行产业分工合作,将他们的创新能力整合到华为的全球价值链,并通过这个价值链将本地的创新成果推广到全球,使本地创造真正发挥出全球价值。”“全球本土化的实践使优秀企业更好地做出贡献,也使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从强大的全球价值链获益。”胡厚崑说,“在这些成功实践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开放的商业理念。”
作为轮值CEO,作为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胡厚崑在接班这一敏感问题上,总是那么小心翼翼,似乎在竭力回避着什么?但从其不多的谈话亦可看出,任正非的轮值CEO制度,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