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富改革精神创新财经 |
分类: 财经述评 |
江苏经济的又一个不对称
早年,曾在博客撰文提出江苏经济的六个不对称,不想在今天又增加了一个:全国十大幸福城市出炉,江苏无一城市进入前十。
江苏,在全世界经济体中,已经跃居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的第19位;在全国各省市中,一直稳居经济总量第二位,占据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经济份额;在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中,取得了“三连冠”佳绩……
8月19日,央视财经频道在拉萨举办“2012幸福城市市长论坛”,论坛期间发布的数据显示,拉萨连续6年位列居民幸福感前三名,而重庆则进入了幸福感排名前十强。
根据央视的调查,休闲时间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休闲之城)是:贵阳、海口、广州、杭州、拉萨、成都、重庆、太原、福州和长沙。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是:拉萨、太原、合肥、天津、长沙、呼和浩特、石家庄、济南、银川、重庆。休闲时间多而幸福感也强的城市有4个:拉萨、重庆、太原、长沙。重庆同时进入两个排名的前十强。调查指出,重庆跻身前十,除了市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外,拥有较充分的休闲时间也是理由之一。
据悉,本次调查涉及全国104个城市300个县的10万户家庭,围绕“居民幸福感”等核心话题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查。本次调查还显示,年收入10万元是收入上的“休闲门槛”所在: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较低收入人群中,12.01%的人没有休闲时间,休闲时间每天在1-2个小时之间的比例最大;而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较高收入人群中,只有5.87%的人没有休闲时间,休闲时间每天在2-3个小时之间的比例最大,休闲时间每天在3小时以上的高达33.87%。
在休闲活动中,人们最热衷的是上网、看电视,相对而言,学习培训、健身锻炼、社交娱乐的从事比例很小。本次调查中,70%的受访者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依然在“有钱和有闲不能兼得”中挣扎,无法保证同时拥有高收入和高闲暇。
“老百姓从来不用GDP来衡量幸福。当人均GDP超过3.7万元后,收入对幸福感的提高作用就逐渐减弱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大源在论坛上介绍。据他称,2012年,中国百姓预期自己收入会增加的比例达到了54.4%,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人对今年的收入增长是有信心的。而最乐观的受访者,来自上海、重庆和海南。从年龄段来看,对收入增加最有信心的,是18岁到35岁的年轻人。而央视的调查则显示,影响百姓幸福感的首要因素,仍然是收入水平(55.53%),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健康状况(48.91%)、婚姻或感情生活状况(32.09%)。
收入水平(55.53%)、健康状况(48.91%)、婚姻或感情生活状况(32.09%)、社会保障(28.72%)、人际关系(27.96%)、道德风气(21.39%)、事业成就感(21.37%)、环境卫生(15.95%)、自身性格(12.72%)。你感觉幸福吗?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国有44.6%的受访者感觉幸福,其中有13.33%的人感觉“很幸福”。
这部分最幸福的人是什么样?他有本科以上的学历,家庭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不过,别打他的主意啦,他已经结婚,名花有主了!在很多人为了生活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一天的休闲时间却有4小时以上,上网、看电视、购物逛街是他们最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去年,他又买车又买房,让不少人羡慕嫉妒恨。调查还显示,今年,这部分最幸福的人预计自己收入还会增加,也想投资股票和楼市,一般的小烦恼还真不能撼动他们的幸福感。最影响他们幸福感的,是社会保障、事业成就感和环境卫生。
此前,江苏省统计局的江苏百姓个人生活感受调查表明,有90.1%的百姓觉得自己的生活总体上看是幸福和比较幸福的。这意味着,从2006年至2011年的六年来,江苏百姓的幸福感均超过了90%。不过,受客观形势的影响,自2010年以来,江苏百姓幸福感已连续两年小幅下滑,本次幸福感也是六年中最低的。从收入情况看,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百姓,幸福感不到90%。
7月份,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了27份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在这份“幸福感”排行榜上,江苏有6个城市进入五十强,其中南京位列第六,苏州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