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人生竞争财经 |
分类: 华说心语 |
倾听的美妙
管理就是沟通,沟通的第一要素,就是学会倾听。仅仅只会倾听是不够的,还要要懂得什么时候停止倾听。倾听的本意,不是为倾听,而是为行动。真正的倾听者,一定是善于化倾听为行动的。
上帝造人,赐予人类两个耳朵一张嘴,警言:多听少说。
倾听,生命成长的美妙艺术。这不,牛顿倾听到苹果落地的声音,才发现了万有引力。
我长在农村,听涓涓溪水流动的声音,听阵阵麦浪翻掀的声音,听潇潇雪花落地的声音,听绵绵细雨舞蹈的声音,就是在这倾听中长大了,成熟了,听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但有两种声音始终没有忘怀:一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肚皮饥饿咕噜咕噜叫喊的声音,和喝两碗稀粥在肚皮里晃荡晃荡的声音,这是那个时代独有的声音,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另一个则是那朗朗的读书声,无论是我坐在教室里与同学们一起时的,还是我走上讲台和学生们一起时的,那种读书声是一样的清纯一样的虔诚,从古到今,能流淌几千年的人类声音或许只有这一种。即便是现在,我也会在梦里倾听这种声音。
在倾听中成长的我们,并非真正懂得倾听的力量和倾听的艺术。有这么一则很棒的故事,讲的是美国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林克莱特在一期节目里访问一个小朋友。林克莱特问那个小朋友:“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说:“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飞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诉飞机上所有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
当时现场的观众听到小朋友这么回答,都笑得东倒西歪。可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孩子,没想到这时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自已先跳下去呢?”他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还要回来!”
这则故事,不是想说这个小孩有多勇敢多果断,而是想说,我们很多人不具备倾听的能力,总是没有认真地听完别人所讲的内容,就在那里想当然,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1993年,一个根本不懂企业管理的我,却被领导器重为企业管理部部长。十年的教书生涯,使我懂得一点,管理就是沟通,沟通的第一要素,就是学会倾听。因此,每当部下提出工作中的问题,我总是诚恳地问:“你认为该怎么做呢?”特别是我的一个助手,有长期负责生产管理的经验,只是传统的东西多一点。这样我总是征询他的意见,必要时还请他拿出具体方案,再加之我的学习与调研,从而形成新的方案,再和有关部门商量。这样通过倾听、调研、筛选、完善,往往能够形成正确的选择,“3351现场管理法”是学习的结晶、实践的结晶、也是倾听的结晶,被中央领导同志评价为“贴近了管理落后的中国企业实际”。我想,如此贴近,十分重要的就是来自于倾听。
在创新和实践“3351现场管理法”的过程中,我接触了大量的基层干部和普通员工。我几乎是每个员工的听众,认真地听他们倾诉,听他们宣泄,听他们谈家常,这样让我成为每位员工的知心朋友,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就顺利了很多。卡耐基曾经说过:“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长期地保持倾听的心态,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作为一名管理者,这也是必须的事情。有人曾问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您的经营诀窍”,松下幸之助的回答是:“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由此可见倾听的力量。杰克·韦尔奇也认为,在企业中能解决日常工作上问题的人,绝不是只有经理人而已,有时反而是那些实际从事工作的可以提出好的改革意见。他深信每一员工的意见都有其价值,只是主管能否倾听他的意见,听出其价值来。所以他努力构思建立一个机制,让主管能够当面倾听员工所提出的建议。Workout项目即基于这种理念而产生,它有效地解决了GE公司内部许多管理问题。一个伟大公司和一个平庸公司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拥有倾听客户意见的能力。
倾听的美妙还在于能够汲取反对意见的营养。这么多年,我始终保持的一个习惯,就是让参与者说出不同的意见。每年年终,我都会请自己的部属或同仁,提出我工作中存在的十个处理与思考欠缺的地方,更请他们谈谈他认为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我不参与讨论,更不会辩解,我只是静静地听。
在现代企业,倾听已被看作是获得初始职位、管理能力、工作成功、事业有成、工作出色的重要必备技能之一。倾听的能力,永远需要不间断地培养。“问到、眼到、身到、型到、手到、心到”则是倾听的基本功。问到,就是以问对问题,既要勇于发问,更要善于发问,否则会影响沟通的效用;眼到,就是要保持眼神接触,表达你正在专心倾听,并透过眼神示意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身到,就是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也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将注意力集中在传递者的外表,帮助自己聆听;型到,就是有摆出一副感兴趣的姿态,这是让对方相信你在注意聆听的最好方式,同时学习控制自己,抑制争论的冲动,放松心情;手到,光靠记忆力是不够的,用笔记下是最好的辅助方式,但不要详加记录,只记要点。如果只顾记录,会让自己无法专心倾听,影响倾听的效果;心到,倾听的不只是耳朵,而是心,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咀嚼。
仅仅只会倾听是不够的,还得要懂得什么时候停止倾听,这才是真正的心听。小马里奥特认为:知道什么时候停止倾听,是测试公司整体倾听技巧的关键时刻。倾听的本意,不是倾听而是行动。真正的倾听者,一定是善于化倾听为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