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EO:报纸产业注定走向消亡
(2009-10-04 09:42:16)
标签:
报纸互联网财经 |
分类: 微言微评 |
“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菲力浦·梅尔
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 ( Eric Schmidt)10月2日表示,报纸产业注定要走向消亡。施密特说:“基于打印形式的新闻产业注定要灭亡,而互联网新闻则前途光明。因为他们销售的产品具有很高的目标性,能够提供精准广告服务。”
随着互联网新闻的普及,传统的报纸业务每况愈下,广告营收也直线下滑。据预计,今年的报纸广告营收将下滑12%。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新闻学教授菲力浦·梅尔早在2006年即在其大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中提出::“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他是意思是说,在本世纪50年代前报纸将要消亡。 作为一个研究报纸工业长达30余年且令人尊敬的专业学者,以精确的数字提出互联网“看起来很轻而易举地就击败了懒散的年老的报纸”无疑极具震撼力。
菲尔普迈尔教授作出预言之时,以手机为视听终端、将手机与网络相结合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报,正方兴未艾,作为纸质媒体代表,在目前存世的媒体中“年龄”最长的已有400岁“高龄”的报纸,会像菲尔普迈尔说的那样,在新媒体的一轮轮冲击中,走向最终的消亡吗?
2008年6月2日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的第61届世界报业大会上,来自232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报业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与2006年相比,2007年世界付费报纸发行量增长了2.57%;如果加上免费报纸,世界报纸的总发行量增长了3.65%。与2003年相比,全世界的报纸发行量增长了14.3%。如果按照平均阅读者推算,全球每天的报纸读者数量超过17亿。
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和报纸不过是传播新闻的媒介。抛开新闻的内容不谈,读者选择何种媒介取决于他们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如果互联网在技术手段上优于报纸,能为读者提供更高便捷性、更强的互动性和更低的成本,则取代传统纸质媒体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支持互联网将取代传统报纸的观点多数源于这一论点,甚至包括菲力浦·梅尔在内。的确现有的资料也在支持著这一观点,报纸的发行量长期阴跌不止,现代15~24周岁的年轻人超过50%极少阅读报纸,甚至成年人的报纸阅读量也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
但是依然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报纸媒体在内容上依然占据相当的优势,作为一个“内容为王”的产业,问题的关键是谁掌握了内容资源优势,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传统报纸产业之所以依然屹立不倒,其根本还在于内容优势,新兴的互联网媒体虽然在技术上领先一筹,但是在内容上却依然稍有不及,这也是为何目前互联网媒体虽然发展极为迅速,但是仍然无法在短期内赶超报纸的本质原因。
新闻集团(News
资料显示,2007年,全世界报纸赢得了27.5%的广告市场份额,虽比2006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但处于世界第二大广告媒体的地位,仅次于电视台。数据表明:与2003年相比,世界各地2007年报纸广告收入都处于增长之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请注意,这5年正是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5年。
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这样认为,“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始终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变革是惟一的确定因素”。最终是报纸合并了网络,还是网络合并了报纸,对于普通新闻受众来说并不重要。社会大众所需的只是更多便捷高效的服务,如果谁能做到这一点,无疑将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