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参政,从“座位”前行
(2009-02-23 16:54:06)
标签:
两会座位参政杂谈 |
分类: 微言微评 |
中国人很讲究席次,或许谁也不会想到,两会代表的座位安排会成为红色3月最热点的话题,更不会想到,中国的平等参政,会从座位开始前行。
即将于3月3日和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酝酿在代表委员座位安排方面体现平等原则,这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以来,首次调整其座位。有关人士指出,这一调整出台,将成为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之一,也将成为代表和委员能感知的一个突出变化。(新快报 2月22日)
原有的代表座位安排,首先是按省、市、自治区,以及界别的固定安排排序;其次根据代表委员的姓氏笔画确定其座位。这种安排的方式数十年不变,从而造成了有的代表委员多年坐前,有的代表委员则一直坐后的情形。而对于平等参政的代表和委员而言,座位安排的这一细节,其实蕴含了某种不平等。
众所周知,每届代表大会共有五次会议。具体调整座位的办法如下:代表(或委员)将被等分五份,每次将有五分之一的代表(或委员)距离主席台最近。从而依此类推,最后一次大会,最后座位的代表将成为最前位置的代表。
有观察人士分析,代表和委员座位的调整,背后蕴含了重视他们平等参政权益的实质。代表和委员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高度代表性,重视他们平等参政权益,也就意味着对广大民众平等参政权的尊重。
正如曾经我们称赞中国人首次的“太空漫步”,太空一小步,科技一大步。如今,来自“两会”中每一次小步前进,也都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前进一大步的诱因。
“座位”在前进的同时,需要前进的还应有代表们与委员们时刻不能忘记的民意嘱托观念和承担的使命感、责任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