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在盛夏的“过冬”惊雷——天天侃牌(206)

标签:
品牌价值智慧财经 |
分类: 品牌7日谈 |
在自然界中,动物过冬从来就不是一道难题,但企业不然。
“今年钱不好挣了,是不是大萧条快来了”,让人们更多地从市场环境中获得寒冷意识,还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冬天的思维,并关注起如何过冬的话题。
7月23日晚,国内B2B“老大”马云向全体员工发出一封内部邮件,信中号召阿里巴巴全体做好“过冬”准备,与在淘宝五周年上雄心勃勃宣布在未来5年内向淘宝网追加投资20亿欲超沃尔玛的雄心壮志不同,此番邮件马云的辞令相当谨慎,声称互联网已进入“严冬”季节。
在致员工书中,马云对全球经济趋势的判断相当悲观,“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有可能进入非常的困难时期。我的看法是,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得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
尽管上市之初股价走势迅猛,但马云并未表示丝毫乐观,信中马云对于经济走势将滑落的预测也有提及,“其实我们的股票在上市后被炒到发行价近3倍的时候,在一片喝彩的掌声中,背后的乌云和雷声已越来越近。因为任何来得迅猛的激情和狂热,退下去的速度也会同样惊人!我不希望看到大家对股价有缺乏理性的思考。”
记得任正非曾在《华为的冬天》中表示: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今年3月,《财富》杂志发表《思科准备过冬》的短文,任正非立即转发并郑重写下按语:“思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当然我不是在激励人们,而是在警示人们,他们比我们更感知市场竞争的艰难与残酷。思科比我们聪明,他们对未来的困难,早一些采取了措施,而我们比较麻木而已。”
今年5月31日,任正非在公司无线产品员工大会上如是断言:“我们处在一个电子产品过剩的时代,而且会持续过剩,过剩的商品决不会再卖高价。而制造这些复杂产品却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一个是更少的收益,一个是更大的付出,这是摆在所有电子厂家面前的难题。”
任正非曾提醒: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二、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在新一轮冬天到来之际,储备新的粮草尤其重要。
2008年7月24日
CNET科技资讯: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6.01亿。6月,中国新增手机用户数863万,今年新增手机用户数为5350万人。
过去几年,中国手机用户数连续增长。2006年2月,中国手机用户数突破4亿,16个月后,这一数字达到5亿,现在又突破6亿大关。中国移动6月新增用户数760万,手机用户数达到4.14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