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死而生,妙开真诚——我眼中的陈晓旭(下)

(2007-06-06 15:48:43)
标签:

陈晓旭

红楼梦

林黛玉

分类: 忘却纪念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葬花吟》

2006年正月初一,晓旭担任出品人与制片人的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红衣坊》上午九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郝彤在年前腊月二十九电话告之了我。

事实上,在此前晓旭已不再过问世邦的业务,主要精力就在拍电视剧上,这部电视剧的原名为《红帮裁缝》,只是在最后才定名为《红衣坊》,这是晓旭制片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也是最后一部电视连续剧。

这年春天,我在世邦再次见到了晓旭,那只是匆匆一见,就在晓旭的办公室门前,她伸出了瘦弱的手,笑吟吟的,寻问了李英爱代言的事,也简单地问了问森达的发展。她还说:“我不陪你吃饭了,让郝彤陪你。”最后还叮嘱道:“代我向董事长问好”。不曾想,这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晓旭,那神情,那笑靥,那双手,那双眼,那叮嘱,那问候,成为我永远的回忆。

这年春天,我的专著《一个人的企业》出版,我托世邦的杜晖将书送给郝彤,在以后的日子还与郝彤在他的办公室谈森达、谈品牌、谈人生,但都不曾见到晓旭。0610月份在世邦,郝彤还说,准备到南京去一趟,然后到盐城拜访董事长,我说:“ 115日我在北京参加《中外管理》论坛,我有一个演讲。结束时与你一起到盐城。”同样不曾想,竟然未能成行,这是我最近一次见到郝彤,而此时的晓旭已开始在长春的百国兴隆寺闭关修行。

今年春节一过,即从网上获悉:223,晓旭在百国兴隆寺剃度,皈依佛门,法号妙真。38日,郝彤在深圳完成剃度仪式,法号开诚,和晓旭法号“妙真”组成“妙开真诚”。

3月中旬去北京,再到世邦,佛音依然,但不见晓旭,也不见郝彤,我的这对诤友夫妇已皈依佛门,修渡灵魂,接待我的是郝彤的弟弟郝光,我再三叮嘱,如有机会与兄嫂见面或联系,代我向他们问好。更不曾想,又过两月,晓旭竟离我们而去。

悲哉晓旭,生如黛玉,死如黛玉。18岁的晓旭一选择黛玉,就无力自拔,从此便将自己的生命始终置位于红楼一梦的幻境,生活在黛玉的心境里。她曾说:“也许我上辈子就是林黛玉。”即便是黛玉未能出家的心愿,晓旭在今世也为她圆上。三个月前,她选择远离红尘遁入空门;三个月后,她彻底抛却了尘世……5131857,在呼喊了几声母亲和姥姥、姥爷之后,瘦得仅30多公斤42岁的晓旭香消玉殒,梅花竞放为晓旭送行,一如花葬黛玉,更如林妹妹她是睡着走的!”不死的黛玉,不死的晓旭,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壮哉晓旭,向死而生,为生而死。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面对豪华奢侈的生活追求,面对名枷利锁的重重加持,人们俨然忘却了挥之不去的死亡命题,羸弱的晓旭负起了这个沉重的责任,开始了深层的思考。红尘繁华,人间瑰丽,晓旭你遁入空门,清灯古佛相伴!生而何欢,死而何惧,晓旭你皈依佛门,返璞归于本真。晓旭曾说:“快乐不是外面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心态的一种平和和满足,懂得感恩。”晓旭表示: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罪,然后做一些好事。向死而生,面对生老病死,晓旭以修行的方式参悟生命的终极意义,岂不言壮;为生而死,面对生命的终结,在最后的时舍得放弃一切,静心思考,何不言勇!

智哉晓旭,质本洁来,质还洁去。晓旭酷爱艺术,为生存她放弃了艺术;但她生命所终极追求的仍然是艺术,一份不朽的艺术,一份用42年的生命雕刻的艺术:根据晓旭遗愿,陈晓旭慈善基金会(筹备)516日正式创立,创始基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基金将全部用于教育和医疗等公益事业,资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学生和无力医治疾患的困难群众。这是晓旭留给世人的比黛玉更为伟大的艺术作品。正如晓旭正月初十发表的《妙真法师出家声明》所提:“正如佛法所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相信只要能以清静心正确修法方能转变境界。就像纪录片《山西小院》里所纪录的那些人们一样,还有钟茂森博士的同学,用自己的愿力、意念,转变了境界。”她选择了最完美的告别,那怕是一把手术刀、一份药剂的伤害她都不允许,佛主是如何造她的,她就如何去见佛主,纯洁地来,纯洁地去,或许这就是她眼中的“圆满”!

喜哉晓旭,不是出家,而是回家。回家的感觉真好,晓旭是么?晓旭走了,带着林妹妹的一颦一笑凄婉地走了。“对佛家信徒来说,死亡不仅不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它还是修行的一个契机。”223晓旭落发剃度,献身佛教,入道为尼,是为出家,寻找躲避尘世喧嚣和庇护心灵创伤的港湾;513晓旭撒手人寰,驾鹤西游,魂归故里,是为回家,以“生的另外一种形态”,宁静平和地追寻心灵理想的另一翻境界,为“未来的生命”构筑新的方向与归宿。肉体出家,心灵回家,妙真真妙,难道不值得可喜可贺乎?!

直至今天,我才打开网络,从网络上知道晓旭的更多,尤其是她最后的岁月,悲从心生,泪漫瞳仁,几次拔打郝彤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端坐书房,回味晓旭,所有网中的介绍,但都不及我眼中的晓旭纯真、亲近、恬静、温淳,因为这是一个比戏剧更精彩,比小说更真实,比网络更丰富的晓旭,不是黛玉,不是妙真,她仅只是晓旭,永远留在我的心里的晓旭。

红尘看不破,灾祸躲不过。人已随风去,生者徒悲泣。向死而生,妙开真诚,阿弥陀佛!

作者简介

韦桂华,中国品牌营销实战专家,美国哈佛《突破》杂志、全球品牌网、易阔每日财经专栏作者,著有《最后的商战》、《品牌胜典》、《一个人的企业》等;中国品牌评剖第一人,经理日报《中国品牌忠告》专栏作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文化管理师认证委员会联合认证委员。

通联:江苏省盐城市解放南路八菱花园22201     邮编:224001

电话:0515-8403589  E-mail:guihuaw@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