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沉默中爆发,只能等待在沉默中死亡。
2006年10月9日,是让一切热爱中国足球的人们刻骨铭心的日子。
亚运会,中国与伊朗四分之一赛——
当上半场比赛进行到第44分钟的时候,伊朗队在一次进攻当中晃过门将王大雷,伊朗10号球员博哈尼随后作出了一个令人感到非常震惊的举动——他并未选择直接射门,而是先看看了已被晃过的王大雷,慢慢的将球向球门方向带,直到将球带到球门线附近上竟然将球停下,这时他竟然令人震惊的向身后的队友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作出的华丽动作,随后将球门轻松推入球门。
这粒进球,无疑是对中国后卫的藐视,是对中国队莫大的侮辱,对热爱中国足球的人们莫大的侮辱。
可贵的是,这一侮辱性的举动,激发了中国奥足小将们的血性,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足球,即便在一名前锋被罚下场的情况,国奥依然占据了场上了主动,这为最近一个阶段一直萎靡不振的中国足球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这种顽强的进取精神,在实力不如对方且少一人的情况下拼打出的血性,使这场比赛成为最近几年为数不多的几场令人赞叹的比赛,尽管最后点球大战告负,但中国奥足的血性可嘉!
然而,在另一场“歧视”性大战中,中国人却没有表现出应的血性——
10月初,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征税的终裁提案,宣布自10月7日起分别对中国与越南两国皮鞋征收16.5%和10%的反倾销税。根据欧盟法律,在正式启动反倾销税征收后两个月内,相关企业可通过欧盟一审法院以“司法申诉”形式进行起诉。
12月7日,是欧盟对中国皮鞋作出反倾销裁决的申诉期限最后截止日。就在这一天,也就是申诉截止的最后期限,福建皮鞋企业集体放弃了诉讼。作为我国鞋类生产出口的第二大省,福建有近300家鞋类生产企业受到波及,当地的制鞋企业开始寻求走诉讼之路,但由于欧盟法律并未对审理时限作出明确规定,加上举证、调查等程序繁杂,诉讼至少要两年以后才有结果,耗费的人力财力都大,极有可能制裁已结束,法院诉讼结果还没出来,而即便最后胜诉,欧盟赔偿的费用可能还不及企业打官司的诉讼费及其他费用。权衡利弊后,福建皮鞋企业集体放弃了诉讼。
目前,全国1200家涉案企业中只有14家企业还在积极应诉,其余企业都选择了沉默。欧盟驻华大使塞日安博说:中国所有被涉及的鞋革企业都应该联合起来应诉,因为这是你们的权利,也是走进国际市场必备的经验。
中国是制鞋大国,但中国不是制鞋强国,中国年产鞋70亿双,约占世界的70%,中国鞋业从业人员超过220万。中国为什么不是制鞋强国?因为在世界鞋业之林,没有一个强势的制鞋企业,没有一个属于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品牌,我们只能沦为别人的打工者,别的品牌的加工者。这是中国鞋业的悲哀,这是中国制鞋人的耻辱!
尽管应对欧盟反倾销提起申诉,不见得就能胜诉,更不见得就能打造出一个世界品牌来,但中国企业要真正走上国际舞台,就得要直面随时有可能遭遇的“歧视”,就得要展现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应有的血性来,而这个血性就是这个企业、这个品牌的文化本源!
没有这种血性的文化本源,中国企业走上国际舞台赢得竞争,将无比的艰难!
中国相当部分的企业,在世界经济奥运会上丢失了它应有的民族血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