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骗贷:一个沉痛的话题(上)

(2006-05-06 23:03:16)
分类: 财经述评
   这是一串触目惊心的数据——

广东南海华光集团老板冯明昌利用其控制的13家关联企业,编造虚假报表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累计从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骗取巨额贷款74.21亿元;

吉林恒和企业集团董事长孙宏伟以编造购销小汽车为由,在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累计骗贷28.06亿元;

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庆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零售业务处副处长徐维联相互勾结,在森豪公寓按揭贷款过程中骗贷6.4亿元;

广西北海原首富、广西北海皇都中达公司法定代表人连某利用重复抵押公司房产,诈骗多家银行贷款达6.347亿元;

建行吉林省分行原营业部所辖的朝阳支行、铁路支行,与诈骗团伙勾结,诈骗贷款、承兑汇票总金额32844万元;

湖北中融公司董事长葛建飞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银行资金共1.93亿元操纵股市;

康明(郑州)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以虚假按揭和重复抵押共套取银行贷款近2亿元;

福州“黑首富陈凯”骗贷15160万元;

农业银行包头市分行汇通支行、东河支行在办理个人质押贷款和贴现业务中,个别工作人员与信用社及社会不法分子相互勾结,骗取银行贷款11498.5万元。

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越秀区支行原副行长陈向群提供虚假担保将9500万公款转手他人;

上海首富周正毅妻子毛玉萍涉嫌骗贷8900万元;

农行深圳市分行职员彭伟智通过办理虚假的个人消费抵押贷款和二手楼按揭贷款骗取贷款4969万元;

葫芦岛市融亿亚飞公司董事长李秀兰诈骗贷款2270多万元;

“温州一富”潘志权诈骗贷款1223万元;

上海康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以“向上骗贷、向下骗房”的“资本运作”方式,骗取银行贷款上千万元;

天津市某电器仪表公司老总郑某虚加注册资本、虚增产品价值骗贷 400万元挥霍;

┅┅┅┅

这,仅只是冰山的一角。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接二连三地发生的骗贷事件,正呈愈演愈烈之势。掀开每一笔骗贷的幕后,都能勾勒一幅金融史上内外串通、官商勾结、银企合谋的骇人图景。 

骗贷伎俩揭秘 

如此骇人听闻的骗贷事件持续不断地出现,十分真实地表明,一些人已不再满足于财富积累相对缓慢的传统攫取方式,而是把银行当成自己的提款机,当作自家的“养鱼池”,追求快速暴富。甚至在他们的背后,有可能纠集着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正肆无忌惮地在操纵。尽管他们的手法并不新鲜,技艺也不太高明。

骗贷伎俩之一:虚假房产按揭。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银行新增贷款的17%涉及房地产业,贷款数量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虚假按揭成为房地产业“公开的秘密”,由来已久,已成为业内一种很普遍的“融资方式”。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开发商资金普遍紧张,多数楼盘都存在假按揭现象。”

郑州康明公司在东明花园项目共有414套商品房,但其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办理按揭贷款的房屋至少有554套,贷款总额在2亿元以上。其中133套房屋根本不存在,其坐落位置及房号均为捏造,仅此一项,就骗取银行信贷资金6000多万元。另外421套房屋中,有24套属重复抵押。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2000年12月至2002年6月在向中行北京分行申请办理“森豪公寓”按揭贷款过程中,先后以员工名义,用虚构房屋买卖合同、提供虚假收入证明等手段套取按揭贷款及重复按揭贷款,并将按揭得到的资金移至外地,致使该项目的工程被停工,形成烂尾工程。北京华运达共计申请按揭贷款199笔,涉及公寓273套,形成风险敞口64494万元。

上海康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指使员工以个人名义收购二手房,在支付首期房款拿到产权后,再从银行申请高额贷款,并将这笔贷款留用作公司和个人开销,以这种“向上骗贷、向下骗房”的“资本运作”方式,短短3个多月里骗取房产10余套,涉及银行贷款上千万元。广州和润公司指使公司职员内部认购了13套房子,采用假按揭方式从银行骗贷400多万元。

国家审计署2002年年度审计报告揭示:“(审计署)抽查建行广州地区八家支行的楼宇按揭贷款,发现有10亿元是虚假按揭,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资金。如广东省汕尾市公安局某副局长,1998年-1999年,冒用他人名义,出具虚假证明,骗取建行广州市芳村支行按揭贷款3793万元……”报告所指某副局长名叫杨独立,这起涉嫌虚假按揭骗贷为4081万,牵出5名银行“内鬼”——原建设银行广东省芳村支行行长张森淼、原房信科科长陈炎斌和徐巧红、原房信科业务员林群海、原芳村建行光复路办事处主任黄健龙。

骗贷伎俩之二:虚假购销合同。通过关联公司之间的虚拟交易,增加企业营业额,“制造”现金流,并名正言顺地将骗得的贷款从关联公司过渡过来,偿还银行贷款,与银行大玩八个茶壶七个盖的现代游戏。吉林恒和集团就编织起一个拥有13个成员企业的关联网,其中信德、朝日贸易、恒和集团、国迅实业等4家公司专门负责骗取银行信贷资金,其余9家公司协助骗贷。手法之一就是通过伪造虚假的产品订单、编造虚假的与一汽贸易总公司的业务往来以及关联企业之间编造虚假的购销合同。除朝日贸易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份,与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签订的7笔产品订单外,上述企业与一汽大众销售公司签订的产品订单全部系伪造。四家企业在工商银行的贷款(或银行承兑汇票)申请却均为向一汽购买捷达、红旗、奥迪等汽车。他们还编造“长春市天裕汽车有限公司、恒和集团、吉林省利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向一汽贸易总公司购车的虚假理由。这样恒和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从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累计贷款280684万元,银行贷款预计面临损失37929万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