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纹鼓座(安徽省国宝级文物简介之四)
标签:
文化 |
分类: 安徽文博 |
http://www.ahm.cn/content/0611/06110714415913.jpg
此器是省博8件国宝中入馆时间最晚,但历史年代却是最为古老的一件。1980年9月舒城县出土,为春秋时期文物。
此器高29厘米,直径80厘米,重67公斤。因造型奇特,又因其铭文多半不识,初不明为何器物,后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的鉴定,辨出“隽鼓”二字,初识为“青铜鼓座”。因其上有两个对称的虎头和四条相缠绕的龙盘踞,故定名为“龙虎纹鼓座”因其侧有四环又称“龙虎四环铜鼓座”。
此器有铭文两周,共约100余字,但铭文锈蚀严重,难以通读,从能辨认的文字看,铭文涉及舒、徐及楚的关系。出土地舒城为群舒故地,但器物风格十分接近寿县蔡侯墓,与群舒器有明显差异。
相关链接:
楚大鼎(安徽省国宝级文物简介之一)
鄂君启金节(安徽省国宝级文物简介之二)
吴王光鉴(安徽省国宝级文物简介之三)
龙虎纹鼓座(安徽省国宝级文物简介之四)
金边玛瑙碗(安徽省国宝级文物简介之五)
“张成造”漆盒(安徽省国宝级文物简介之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