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表作品:落实“强师计划”贵在主动作为

(2022-07-10 16:57:02)
标签:

落实“强师计划”

强师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

立德树人

教师是第一资源

分类: 文学原创
落实“强师计划”贵在主动作为
  
发表作品:落实“强师计划”贵在主动作为
原载《湘潭日报》2022年7月7日第T1版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2022年7月7日,《湘潭日报》“湘潭教育”周刊第194期T1版发表了署名为湘潭市第一中学周有达先生的作品,标题为《落实“强师计划”贵在主动作为》。这是“湘潭教育”首创“教育之声”栏目第二次发表周有达先生的作品。


落实“强师计划”贵在主动作为
周有达

        近期,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这是国家层面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建成教育强国推出的重大举措。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如何得令而行,闻令而动,将《强师计划》落到实处,我认为应主动做好厘清数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等方面的工作。
       对于教育管理者,当务之急是要用普查、统计等方法,对照《强师计划》摸清楚本系统相关单位高学历层次教师到底有多少人?分布状况如何?对标对表差距有多大?音体美、劳动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按配备要求到底缺额多少?专家型、学者型、教育家型的教师各有多少?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及人口出生率等要素预测,未来湘潭社会特定时间段还需要补员多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摸清了家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实现补短扶弱、筑基提质、做优做强的发展目标。
       湘潭拥有一支相当庞大的优秀教师队伍。对如此众多的优秀教师,我们是否已做到人尽其才?让这些名优教师实现第二次成长,又如何通过评价改革进一步发挥其引领作用?如何通过定向使用进一步发挥其专业优势?如何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发挥其品牌影响?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落实《强师计划》,千万不能只重增量,忽视存量,还应积极整合资源,深挖发展潜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落实《强师计划》,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是调结构,优化队伍。在教师数量总体上满足的前提下,应用好“县管校聘”这一基本制度,通过走校或跨校聘任等方式盘活存量,以解决紧缺学科教师不足问题。同时,应优化教师均衡配置机制,确保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不缺学科教师。二是广交流,增强活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各学校应号召教师广泛参与各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出头露脸、冒尖优化,让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强师训,提升水平。应不断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培训,不断优化培训形式与优选培训内容,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提供多样化选择。四是重关爱,减轻负担。教师是社会化的人,生活与生存也时刻在考验他们。我们必须全方位关爱教师,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而且要建立减轻教师负担的长效机制,让教师充分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
     打造大国良师,贵在行动,而且时不我待。要确保《强师计划》在湘潭落地生根,我们必须发扬“三牛”精神,始终保持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的作风,只争朝夕,善作善为,为实现湘潭基础教育的质量腾飞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作者系湘潭市第一中学教师)


【原稿】
落实“强师计划”贵在主动作为

       最近,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这是国家层面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建成教育强国推出的重大举措。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如何得令而行,闻令而动,将《强师计划》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主动做好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一是厘清数量。据了解,目前我市有普通中小学531所,中职、特教、幼儿园等728所,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合计19050人,获评中小学高级教师及以上职称者3409人。对于教育管理者,当务之急是要用普查、统计等方法,对照《强师计划》摸清楚本系统相关单位高学历层次教师到底有多少人?分布状况如何?对标对表差距有多大?音体美、劳动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按配备要求到底缺额多少?专家型、学者型、教育家型的教师各有多少?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及人口出生率等要素预测,湘潭社会未来各特定时间段还需要补员多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摸清了家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实现补短扶弱,筑基提质,做优做强的发展目标。 
       二是盘活存量。数据显示,湘潭教育系统现有在职在岗特级教师35人,第三届市级各类学科带头人88人、骨干教师285人,再加上历届市委、市政府评定的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教育系统评选出来的各层次优秀教师及往届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从数量上讲已拥有一支相当庞大的优秀教师队伍。对如此众多的优秀教师,我们是否已做到人尽其才?让这些名优教师实现第二次成长,又如何通过评价改革进一步发挥其引领作用?如何通过定向使用进一步发挥其专业优势?如何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发挥其品牌影响?笔者觉得,这是相关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落实《强师计划》,千万不能只重增量,忽视存量,还应积极整合资源,深挖发展潜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以实现增量进入、存量改善。
       三是提升质量。众所周知,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落实《强师计划》,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议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是调结构,优化队伍。在教师数量总体上满足的前提下,应用好“县管校聘”这一基本制度,通过走校或跨校聘任等方式盘活存量,以解决紧缺学科教师不足问题。同时,应优化教师均衡配置机制,确保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不缺学科教师。二是广交流,增强活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各学校应号召教师广泛参与各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出头露脸、冒尖优化,让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强师训,提升水平。应不断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培训,不断优化培训形式与优选培训内容,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提供多样化选择。四是重关爱,减轻负担。教师是社会化的人,生活与生存也时刻在考验他们。我们必须全方位关爱教师,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要建立减轻教师负担的长效机制,让教师充分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
       打造大国良师,贵在行动,而且时不我待。要确保《强师计划》在湘潭落地生根,我们必须遵循市委提出的“四干”要求,发扬“三牛”精神,只争朝夕,善作善为,共同为湘潭基础教育质量的腾飞交出一份时代与人民都满意的答卷。

发表作品:落实“强师计划”贵在主动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