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进村入户,且行且记,写尽世间百态;走街串巷,随看随拍,摄全天地风光。
2022年6月5日,星期日,端午假期,阴,因“疫”情防控建议本市居民非必要不出市,于是朋友呼之是否前往湘潭县向东渠周边、金霞山田野、湘江白沙洲一带考察,余当然应允,并用手机记之、录之,现发布与有缘人共享。
紫金河与紫荆河的关系。紫荆河为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谭家山镇仙娥村,流经梅林桥镇多个村,最终在易俗河镇汇入湘江,总流域面积240.8k。紫荆河从前一直叫紫金河,只是近几十年人们介绍湘潭县籍画家齐白石时,常提到他的故居位于紫荆山附近,刚好紫金河发源也在那一带,于是有人将紫金河误写成紫荆河,因普通百姓并不把这个当回事,也就没有人去更正,于是逐渐以讹传讹,到现在似乎湘潭县从官方到民间都将紫金河写成紫荆河了!
紫荆河与向东渠。紫金河,它是湘潭县四大河流之一(另三条为涓水、烈雁金河、云湖河),由于紫金河地势较低,常在湘江入口形成内涝。为改变这一局面,20世纪70年代湘潭县群众就开始了对紫荆河的改造,通过截弯取直,修建了一条长达29千米,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向东渠,且通过向东渠最后将水位提升了10米左右,使河水能自流入湘江,使湾东港垸内近万亩良田从此免除洪涝灾害。
向东渠。系1973年春建成,纵贯谭家山、梅林桥、易俗河3镇,渠道底宽4.5m,渠堤高2.8m,渠内、内坡比1:10,渠堤左边面宽1m,右边堤面公路宽4m。向东渠的水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南边的石坝口。
向东渠配套水利设施。向东渠因为人工渠,所以修建之初就考虑到了交通、灌溉与排渍。向东渠出闸口,为向东渠的总闸,这里一关闸整个向东渠水位就会逐渐上涨,形成流水灌溉结局。逆流而上,就是横卧于渠道上的各类桥梁,初略一数将近30座,其桥名都很正能量,如幸福桥、飞跃桥、团结桥、东风桥、胜利桥、梅林桥、廖家桥、高桥……



2015年改造后的向东渠跳岩水坝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2015年改造后的向东河堤自行车道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