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章发表:潭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六大耀点

(2022-04-14 07:21:53)
标签:

潭中校园文化建设

湘潭君子莲

作者周有达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

杂谈

分类: 工作记录
潭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六大耀点
  
文章发表:潭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六大耀点
2006年第8期《君子莲》封面、扉页组图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题记】最近有个想法,想将曾经发表过的一些文章适当集中一下。也不赶时间,找到一篇就通过粘贴或将图片转换为文字后就发布一篇,主要作用是录以备忘。此文系本座与同事共同发表在2006年12月15日出版的《君子莲》第4期(总第22期)上的一篇核校园文化建设文章,此刊由湘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发表时文章作者为周有达、龙琳、吴展宏。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文化为魂提升软势力   素质为纲打造新潭中
——潭中校园文化建设六大耀点

来源:《君子莲》2006年第4期    作者:周有达  龙琳  吴展宏 

       湘潭,文化名城,伟人故里。她博采日月精华,广纳文人灵秀,造就了无数雄才大略的智者与贤达。百年老校、三湘名校湘潭市第一中学就诞生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
       潭中人秉承湖湘文化刚毅进取之遗风,深吸现代素质教育之理念,超常规运作,跨越式发展,教育质量名冠三湘,校园文化更是成就辉煌。
       潭中人认为学校的竞争,表面上是质量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
       潭中人坚持发展学校不仅仅是硬件要上台阶,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软实力”,要通过不断积累凝炼一种校园文化精神,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即形成一种带不走、忘不掉、人无我有的校园文化资源,让文化成为办学的灵魂。
       潭中人这些年以“一本书就是一栋楼”的具体表达实践着他们自己的诺言。
       
        一个亮点:一本书就是一栋楼
      “一本书就是一栋楼”,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响亮口号是湘潭市一中郭务强校长提出来的。他站在新世纪促进教育长足发展的制高点上,透过目前纷繁芜杂的教育现象,将学校教育的着力点聚集在校园文化这个“软实力”上。他认为:学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地,文化氛围的营造不可或缺,文化潜力的挖掘尤为重要。学校的长足发展,达到育人的终极目标,必须提升其文化品位,校园文化应成为“软实力”表现的舞台。
        建一栋楼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写一本书的意义却是无限的。一栋楼总会随着年代的久远而破旧毁败,而一本书给人的启迪历久弥新,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世代相传、永存不朽。潭中人以此为落实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全力打造“潭中文化”的品牌。十多年来,学校组织力量深人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蕴,不断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学校组织共出版教育教学论文集、资料制度汇编、纪念丛书等27种;鼓励教师著书立说,资助教师出版专著或奖励教师主编或参编教辅著作117部。为此,学校累计投人近百万。这既丰富了“潭中文化”的内涵,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项政策:教师出书学校包购500本
       教师的内涵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他们是研究者、创造者,是思想家、教育家。为此,潭中人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坚持把“用思想影响思想”当作培养名师的必然要求,始终把建功立言当成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以教师出一本专著校方买500本的气魄,培养出了一批有个性、有思想的研究型、专家型教师。2003年7月,校长、特级教师郭务强由海南出版社出版14万字的学术专著《转型时期中学教育研究》,从多个角度深人阐述了社会转型时期德育改革、教学创新和管理探索中的新问题、新看法,在教育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因其影响,最近湖南人民出版社委托他主编的12卷本300万字的“求索之路”丛书又即将出版,他自己也将出版《校长网约——尊重是金》等6本专著。
       “高徒必出名师门,强将手下无弱兵”。2003年3月,青年教师周有达为学校在职教师中第一个出版著作的人,专著《无规则吟唱》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书中包含散文作品、教育随笔、时评言论等多种文章体裁,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个性鲜明。尝到甜头后,他一鼓作气,用两年时间又完成了《别有天地——中学教育研究与管理探索》一书,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3月,退休返聘的特级教师胡玉奇老师的著作《点水集》也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更进一步丰富了教师个人专著的内容,加重了学校教师出书的份量。在郭务强饺长的带领下,学校这种“用思想影响思想”并成长为名师的教师越来越多。如语文教师李建文、陈燕等,他们在深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同时,笔耕不辍,坚持业余创作,相继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上百篇,每年都获得学校专项奖励。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催生了一批亨誉三湘的名师,他们成为学校“软实力”表现的舞台。
       离退休老师是潭中的宝贵财富,他们中许多是湘潭的名师,在本专业内很有影响。与在职教师一样,学校在著书立说奖励方面对离退休教师也一视同仁,先后奖励李星森老师出版《匹夫之思﹣三木诗文集》,罗夫猷老师出版《旭林一栎今风》,娄兆庆老师出版《娄兆庆诗文选》,成惕四老师出版《泠然集》等,一时潭中老当益壮,笔墨生军,颇为壮观。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暮气横秋,不是浅薄卖弄,而是对文化的潜心追求 ,对社会人生的认真思考,对工作生活的真诚热受,这些书的出版使他们人生的意义得到更大丰富与延伸,也丰富了潭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条规矩:一年出一本论文集
       学校是思想的集散地。潭中早些年就有将教优秀论文结集的做法,但是,当时的结集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料汇编,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从2002年开始,学校教研室将这一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化,一年出一本学校教育教学暨管理文集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先后出版了《智慧的积淀》《教研的天空》等书,将在校教师获奖的或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的优秀论文,分门别类,归纳整理,编成书。2005年出版的《真理的追求》一书,又将各级各类媒体对潭中的报道列人书中,成为书中独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文集《教育的风华》一书又已付梓,全书包括领导论坛、部门工作、媒体报道、教师文谈、论文选粹五个部分,极大的丰富了学校文集的内涵。这一系列教育教学文集的出版,成为全面记录学校历史的翔实的资料库,成为名符其实的学校“年鉴”,这不能不说是潭中人极富意义的办学思路,独具个性的办学行为

       一张校报:学校最好的校本课程
       潭中人认为:校报是记录学校成长的日记,是一本活页校本教材。《湘潭市一中》报自1996年2月创刊以来,已走过了十个春秋。十载耕耘,《湘潭市一中》已由一株破土而出的小苗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校园文化的沃土上焕发勃勃生机。《湘潭市一中》报以“记录历史,传播文明,宣传学校,倡导创新”为办报方针,坚持面向广大师生,及时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反映大家的心声,为丰富校园文化、弘扬潭中精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4年11月,由《湘潭市一中》报牵头成立了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学校报编辑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从此,全省校报刊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湘潭市一中》报也成为校报湘军中的一面旗帜。2002年7月,《湘潭市一中》报第1—65期合订珍藏本面世。合订本装帧精美、图文清晰,一卷在手,自1996年2月创刊以来的学校历史呈于眼前。合订本的出版成为校报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2005年11月,校报主编郭务强、执行主编周有达、原主编胡玉奇(已故)共同主持的课题《校报是学校最好的校本课程》获湘潭市教育局第七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这是校报办报10年来不断探索的结晶,是课题组成员大胆实践、潜心研究结出的硕果。
       在校报编辑部的组织和带领下,学校于1997年成立了学生通讯社、文学社,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热爱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的学生,相继出版社刊《谷水》《晨钟》等,共同为营造校园文学氛围、培养文学新人做出了贡献。

       一次庆典:文化为魂是其不变的特色
       潭中是百年老校、三湘名校,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已成惯例。潭中人对每一次庆典,在办学经验的总结,校本文化的挖掘,校友资源的开发上都是倾力而为。如在百年校庆期间,学校总计出版了六大系列文化丛书,印量达4万余册。其中《湘潭市第一中学校友录》的出版成为联系广大潭中校友的一根红线;《潭中风采》画册成为潭中发展的历史存照;《潭中人的格言》一书用照片、简介、格言的形式对每一位潭中人进行了逐一介绍,既全面展现了潭中人的风采,又增强了潭中人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也将历史定格在建校百年这一难忘的时刻。2005年的潭中105周年校庆,学校决策者秉承文化为魂的办学理念,又投资50余万元出版《治校方略》《百年风华》《校长论稿》《校长漫笔》《群星璀璨》《校友录》《新潭中》等一系列图书,这将成为学校成长的历史记录,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珍贵资料。

       一代风流:孕育百年名校不朽的丰碑
       纳五湖学子,聚四海名师。湘潭市一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十分注重规章制度的编辑整理。2003年,政教处组织编写了《学生文明手册》,每届科技节后,由教研室、科技组共同编订《科技节资料汇编》等,夏晓凡、李建文等班主任组织班级编撰《我的理想》等书籍。这些制度资料的汇编,为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潭中学生办班刊、班报由来已久,从学校创办全今长盛不衰。近年来,以班报班刊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文化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刘欢等老师坚持发挥班刊教育作用,2000年她担任益智18班班主任后,开始创办班刊《小荷》。之后,又有益智51班的《班级生活画廊》53班的《窗》56班的《 FLY 》、58班的《JOY58》、39班的《心愿》、高0403班的《起跑线》等面世。近来,初一年级又创办了年级刊物《虹》,每月推出一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还有不少班的班刊以《家长通讯》的名称出现。这些班刊以反映校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包含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祝语、同学的读书体会和学习经验介绍,还有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与鼓励,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介绍等。班刊班报为活跃班级文化氛围,加强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湘潭市一中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纲的办学理念,让潭中学子受益匪浅。素质教育从本质讲是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校园文化便是践行素质教育的优秀载体,潭中人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舍得投人,肯花本钱,大概这就是她“软实力”与日俱增的法宝。


文章发表:潭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六大耀点

文章发表:潭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六大耀点

文章发表:潭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六大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