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站在北回归线上
台湾嘉义第六代北回归线标志
摄影/微也足道
2013年8月4日下午2点,游览完日月潭后,旅游大巴就带着微也足道一行前往嘉义食宿。路上行车时间共花去3个多小时,其中日月潭到嘉义市约90分钟,嘉义市到嘉义北回归线标志塔花了30分钟,从北回归线标志塔到用晚餐的饭店约20分钟,从饭店到晚上住宿的旅馆又花了60分钟。这段时间主要是车观南投乡村田园美景、嘉义城市风貌和停留北回归线标志塔。
先科普一下北回归线。地球除了不断自转外,还以椭圆形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就形成了四季轮回。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夹角,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把太阳光直射在最北面的点连成一条假想线,就叫北回归线。一年之中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点就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只有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点左右,有一瞬的时间直射北回归线,从这一瞬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因此我们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
至于北回归线标志塔,则只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我国现在已建有10座北回归线标志塔,由东向西分别是台湾花莲(2座)、嘉义,广东汕头、封开、从化,广西桂平、武鸣,云南墨江、西畴,是世界上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
因北回归线横过台湾的澎湖、嘉义、南投、花莲四县,台湾就在岛的东、西两面各立碑志,西标志碑就是嘉义北回归线标志碑,东标志碑则建在花莲县,而花莲县的北回归线标志碑有两座,较早的一座建在瑞穗乡舞鹤村,还有一座就是静浦北回归线标志塔。
台湾嘉义的北回归线标志碑建于1908年,即清光绪三十四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北回归线标志碑。如今嘉义的北回归线塔从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全部保存良好,但前五代建设相对较为简单。为此嘉义干脆又建了一个第六代北回归线标志兼科普馆来弥补这种不足。
台湾花莲县丰滨乡静浦村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东临太平洋,圆柱形,灯塔状,一柱擎天,颇为壮观。标志塔的南北两面,上刻“北回归线”字样,圆柱中间有纵向狭长细缝,北回归线正从这里通过。每年夏至,当你两脚跨踏塔底中央的石板时,就是一脚在热带,另一脚则在亚热带(北温带),别有一番地理上的感受。
遗憾的是,此次台湾之行微也足道仅在嘉义的北回归线标志塔进行了停留。原计划在游览太鲁阁公园时,停留一下花莲的北回归线标志塔,结是落空了!
【录以备忘】
1、嘉义市:台湾省直辖市,人口27万,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2、住宿:宿台湾高铁嘉义站附近的嘉义市向日葵汽车旅馆(嘉义台北故宫南院预定地附近)6021房(实为二楼)
3、嘉义市郊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免费浏览。

嘉义北回归线第五代标志
摄影/微也足道
嘉义北回归线第三代标志塔
摄影/微也足道

嘉义北回归线第一代至第四代标志
摄影/佚名
嘉义北回归线第一代至第四代标志集成
摄影/佚名
嘉义北回归线太阳馆前陈列的火箭模型
摄影/微也足道
嘉义市区宽阔在马路(双向八车道)
摄影/微也足道
微也足道台湾之行团队90余人在第六代北回归线标志前合影
摄影/佚名
晚上住宿的向日葵汽车旅馆
摄影/微也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