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邃梦境龙水地缝

武隆龙水地缝景区入口
摄影/微也足道
2012年12月22日下午,微也足道等游完天生三桥(天坑)后又乘车8千米转场来到龙水峡地缝探幽。如果说武隆人把一条较深的峡谷称之为天坑还有点勉强,那深入地心的地缝果然名不虚传。
进入地缝景区入口不久,微也足道一行先自沿着一条栈道缓慢下移,接着穿过一人工开凿的岩洞后就到了深入地缝的电梯处,通过岩边观景头远望山沟的对面,只见山坡中一股巨大的水流顷刻间便无声无息地消失入地,俯瞰深邃不见其底。此时,已初略地感悟到龙水岩溶地缝地质之神奇险峻与清幽。
乘电梯下行80余米之后,才算真正来到地缝入口。说是入口,其实根本没有路,仅是一条在悬崖绝壁上开凿成的凹进去的沟槽,向上望不到天,将头探出护栏则是万丈深渊,让人不寒而栗。微也足道一行小心翼翼地蛇行数百步之后,忽然有点柳暗花明的感觉,原来竟是一高百余米,能容纳数百人的山洞。沿山洞继续往里走,只觉得光线越来越暗,洞越来越窄,湿度越来越大,洞上的水滴如飞珠溅玉般抛洒下来后稍无声息地缀入暗河不见了踪影,估计这就是地缝的源头了。
出了溶洞,一条向下行的曲曲折折的石级将微也足道一步步带入地缝深处。渐渐地,原来相隔很远的两边山崖变得越来越近,最后无论你如何抬头也望不到山了,只留下空谷一线,这时算是真正进入地缝了!继续往下走,缝越来越深,路愈来愈窄,游客只能曲身弯腰才能移步。身在谷底,仰视天光曦微,让人昏昏然不知身之何处。峰回路转之时,突又翠竹婆娑,茂林摇曳。俯仰之间,不由顿生柳暗花明之感。不多时忽闻水声雷鸣,只见一飞瀑从80米高处的一线天顶飞流直下,气势磅礴,然后随风漂散,最后竟碎玉成烟般不见了踪影。原来,这巨大飞瀑就是最初从半山腰上看到的那股山坡溪流,之所以不见了竟是消失在这百余米深的地缝之中。顺阶而下,上下打量这地缝深处能见到天的地方都是杂树生花,长春藤缠,生机勃勃。而栈道底下的小溪,时而水流湍急,浪花飞溅,顿觉清爽沁入五脏六腑;时而又见水流成潭,倒影如镜,静得让人听得到心跳。如此这般移步换景,处处别有洞天,特别让人心旷神怡。一路上,竹溪鹤鸣、罗汉苦修、玉龟出山、圣象沐浴……诸等绝妙景致,次第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徜徉谷中,绝壁、涡穴、裂点、浅滩、崩塌、瀑布、泉水、洞穴等多种地质遗迹尽收眼底。如此曲折狭长、幽邃梦境般的地缝,微也足道跋涉的尘埃早已烟消云散,居然走完了两千米游道一点也不觉疲倦,到了出口依然沉浸在飘飘欲仙的兴奋当中。
有人说武隆人太幸运了,这天坑与地缝孪生兄妹般的自然奇景居然让他们全占了!是啊,武隆坐拥国家乃至世界级的自然瑰宝,如果还不奋发图强,加快发展,率先进入小康社会,那就真的有愧这片神奇的土地。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入口
摄影/微也足道

武隆龙水峡地缝岩洞(往里走有暗河)
摄影/微也足道

在龙水地缝中你真成了“缝里之蛙”
摄影/微也足道

龙水地缝出口处的天生石桥是两公里地缝中的惟一的一座 摄影/微也足道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龙水峡地缝出口
摄影/微也足道

从此处乘景区环保车返回仙女镇游客服务中心
摄影/微也足道

地缝入口为绝壁上凿出的一条凹槽,其下是万丈深渊,险峻无比
摄影/微也足道

沿此熔洞进去能找到地缝与暗河的源头
摄影/微也足道

从上游能看出地缝就是一条这样蜿蜒曲折的峡谷
摄影/微也足道

地缝最上游为溶洞,其沟就是暗河,再往里走就有点阴森恐怖了
摄影/微也足道

从溶洞里面看地缝上游还能见到两边的杂树芳草
摄影/微也足道

游道都是这样悬空而建的栈道(一)
摄影/微也足道
越往下走感觉地缝越来越窄
摄影/微也足道

从地缝入口对面山腰上看到的一股溪流入地就不见了
摄影/微也足道
上面看到的溪流,此时成了80米高的飞瀑
摄影/微也足道
景区一直是这样的地缝,长达2公里
摄影/微也足道
地缝深潭的溪水显浅绿色,平静如镜! 摄影/微也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