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奇观天生三桥

重庆武隆天坑景点入口标志
摄影/微也足道
2012年12月21日,在体验了武隆仙女山冬季的纯美后,微也足道一行于22日上午9:30准时乘车来到仙女镇游客中心(昨晚宿仙女镇旺豪酒店301室,与游客中心相隔仅百余米),怀着极大的兴致想尽早一睹武隆天坑这大自然的杰作——喀斯特地貌奇景。
仙女镇游客中心系武隆风景区仙女山、天生三桥(天坑)、龙水峡地缝的中心点,为游客集散中心。仙女山可单独游览,而游天坑与地缝则需从同一大厅出发,坐景区的环保车先览天坑,后游地缝,最后从地缝出口处坐景区环保车返回游客中心。
要了解武隆天生三桥景区的构成,微也足道觉得必须先普及点空间知识。倘若你从空中鸟瞰天生三桥,其实就是一块山地因地质塌陷而形成了一条几千米长的深沟,只是深沟有三处地方没有完全陷落,于是就形成了三座凌空飞架的天然石桥,沟中桥与桥之间的地带被称为“天坑”。奇妙之处在于武隆的这个山沟特别深,最深处达300余米,三座天桥又分布在长仅千余米的地带,且从沟底往上看天桥显得特别雄伟,乃至于成了人间峡谷奇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寻访这绝色妙景。
大家都认为没有文化底蕴的景区是缺少内涵的。于是精明的武隆人为吸引游客,在景区开发不久就绞尽脑汁将三座天然的普通石桥分别命名为天龙桥(即天生一桥)、青龙桥(即天生二桥)和黑龙桥(即天生三桥),将两桥相隔形成的两坑分别称之天龙天坑和神鹰天坑(严格意义上讲说是峡谷绝壁更妥当!)。从中华文化的角度考虑,桥的名字中嵌入一个“龙”字,无非是想显得气派足一点,神秘一点,或者说图个吉利吧。至于现代武隆人补充的关于天坑的各种美丽的山水神话,如猴子偷看仙女沐浴被发现挖去眼睛等故事,那就千万别当真了,那确实很不靠谱的!
从仙女镇游客中心出发,坐车约十多分钟就到了天生三桥的入口。天坑观景,必须深入地下数百米,乘坐垂直电梯约需2分钟,这才算正式进入景区。初到之地,是一条宽和深各约百余米的深沟,沟里有百余米迂回曲折的人造石级一级级铺到了谷底,也就是第一个天坑——天龙天坑。若在电梯出口处前坪稍作停留,沿左侧前行十余米建有一小亭子称吟龙亭,站在此处远眺一条荆棘丛生的原生态深沟向远处延伸,仿佛一要巨龙在向远方飞去,给游人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若从右侧往下,就是一级级石头砌成的游道“九道拐”,初到之时让人感到有点像迷魂洞一样,其实此时就到了天龙桥的桥洞。游客从天龙桥底下经过之时,天生“三桥”之旅就盛大开启了。
天龙桥桥面高235米,桥面宽147米,桥厚150米,平均拱孔高96米,拱孔跨度20米~75米,为“三桥”中桥面最窄者。从天龙天坑底部回过头看天龙天桥,其桥洞就像一张通向人间的天门,那络绎不绝的游客好像从人间来到天堂一般,且远看走在游道上的游客确似一条游龙,真有天龙从天而降之感。
看过电影《满成尽带黄金甲》的观众,对那场月黑风高之夜追杀刺史者从周围的绝壁上直落而下的戏份一定印象深刻,剧中的实景建筑就叫“天福官驿”,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驿馆。这“天福官驿”为古香古色四合院式结构的仿古建筑,屋前有一条5米宽的大道贯穿谷底,连通三桥。从天龙桥的桥洞往下看,这官驿屋顶被天龙桥万丈深渊所笼罩,那长满青苔的青瓦灰墙看上去更显得神秘兮兮。
沿天坑谷底再前行数十米,就是青龙桥。这青龙桥桥面高度281米,桥面宽124米,桥厚168米平均拱孔高103米,拱跨13米~58米,为“三桥”中桥身最高者。青龙桥与天龙桥之间围成的区域就是天龙天坑,从上往下看好像一个十字架。若从天龙桥方向看去,青龙桥下的洞口好似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杀气腾腾,胆小的人看了还真有几分恐惧感。在青龙桥两边的山崖上,突起的石头,凹凸不平,犹如铜浇铁铸,一派雄奇。在它的两旁,灌木丛生,修竹摇曳,绿意盎然。其间,一股清泉飞流而下,水雾随风飞散,沁人心脾。最后,飞爆流泉汇入流淌的小溪,此情此景真让人流连忘返。
再往前走数百米,就到了神鹰天坑。神鹰天坑平台呈心形,南北向长300米,东西宽260米,口部面积512平方米。最大深度284.7米,平均深度190米,容积973万立方米。因微也足道一行到此刚好细雨纷纷,天坑上空大雾弥漫,基本上什么也看不见,只好遗憾地继续往前走。大约前行不到五十米,就到了最后一座天桥黑龙桥了。这黑龙桥桥高223米,桥面宽达193米,桥厚107米,拱孔跨度16米~49米,平均拱孔高116米,为“三桥”中拱孔最高者。黑龙桥最著名的景点就是流态各异的四眼宝泉,它们分虽是“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和“雾泉”。也许是因为出口离地太高,微也足道沿桥洞往上看,只见绝壁上流下来的泉水仅是一点毛毛细雨,远没有传说真的壮观。但如里往歪处想,倒还有点神似“少女之春”。
过黑龙桥,有点像过时光隧道一样的感觉,感觉这桥洞特别窄,出口处还有一线天一样的景致。当完全走出全程约千余米的天生三桥,迎接微也足道的还是一条长长的山沟,但没有了“三桥两坑”的险峻,当然也就平坦无奇了。原来大自然也很吝啬哟,奇景也只是偶尔点缀于山水之间。其实也是,若到处都是美景,还有人珍惜吗?还有人不远千里万里到此一游吗?还值得游客们俯下身子深入沟谷拜倒在它的脚下吗?

重庆武隆仙女镇游客中心一览 摄影/微也足道

武隆天坑就是大地塌陷而形成的地貌奇观
摄影/微也足道

仰观天坑,都显得十分雄浑大气
摄影/微也足道

从天龙天坑回望天龙桥桥洞后面的景色显得十分清幽
摄影/微也足道

天龙天坑里的天福官驿标志石碑 摄影/微也足道

从天龙桥洞下俯视天福官驿(一) 摄影/微也足道

从天龙桥洞下俯视天福官驿(二)
摄影/微也足道

从青龙桥方向回望天龙桥
摄影/微也足道

以“龙”和“鹰”来命名景点,增加点吉庆色彩
摄影/微也足道

天生三桥近百米高的电梯将游客带入天坑
摄影/微也足道

天堂之门向游客敞开 摄影/微也足道

天龙桥桥洞与游道“九道拐”
摄影/微也足道
游客从“九道拐”一步步走向天坑
摄影/微也足道
从天龙桥桥洞走向古驿道
摄影/微也足道
从天福官驿处回望天龙桥桥洞
摄影/微也足道

天龙天坑像一个十字架
摄影/微也足道

远看青龙桥桥洞像一把朴刀 摄影/微也足道

青龙桥与黑龙桥之间的神鹰天坑 摄影/微也足道

天龙桥桥洞
摄影/微也足道

黑龙桥桥洞出口处的一线天景观(一)
摄影/微也足道

黑龙桥桥洞出口处的一线天景观(二) 摄影/微也足道

青龙桥桥洞
摄影/微也足道

神鹰天坑景观(一) 摄影/微也足道

人天福官驿里看天龙桥桥洞
摄影/微也足道

从天生三桥游览结束后回望即景
摄影/微也足道

天生三桥出口(此处乘车前往龙水地缝)
摄影/微也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