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不住的诱惑
——新化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梅山龙宫”游览有感

梅山龙宫,挡不住的诱惑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2010年6月14日下午3时许,我们一行顺利结束了娄底涟源龙山景区飞水涯的漂流活动。此时雨越来越小,抬头望天好似有放晴的迹象。大巴车又载着潭中32位兴高采烈的高二年级教师继续向新化县城上梅镇挺进。
从飞水涯到新化县城上梅镇约2.5小时的车程。行车路线是先沿原路返回至省道210,车行40余公里后再回到涟源市,然后转省道312,途经冷水江市,再前行22公里就到过了旅途终点新化县城上梅镇,入住位于上梅中路的新雅商务大酒店。原以为县城的酒店会很一般,结果这家由合资企业开办的旅游商务酒店不仅服务周到,而且内部陈设齐全,如配备了供客人免费上网的大屏幕液晶台式电脑、37寸的液晶电视等。从这方面讲,这家酒店与一些大中城市的四星级酒店相比毫不逊色。
6月15日早上8∶30,天空阳光灿烂,县城车水马龙,我们一行幸福地离开新化县城,前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梅山龙宫。出了县城,乘坐的大巴就驶上了与资水并行的蜿蜒曲折的新白沿江公路。虽然路面不宽,但硬化了的水泥路面让车跑起来还是比较平稳的。县城离梅山龙宫景区油溪乡高桥村有40余公里,约1小时车程。车窗外沿途纷至沓来的山区田园风光,令我们应接不暇。我们乘座的大巴一直行驶在资江东岸的半山腰上。她一会儿风驰电掣般地穿越在山地上,一会儿又一溜烟地钻入开凿的山洞里,一会儿又好似紧贴在江边的悬崖上,跌宕起伏的感受,扣人心弦。侧身车外,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资江北去的浑浊波涛。坐在车上,依稀可见江对面的崇山峻岭之间,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农家村落,也能分辨出江岸放牛的老翁,江边捕鱼村民的身影。一路上,连绵的青山与碧绿的田畴组成了一道道不断变幻的风景。
陶醉在欣赏沿途风光中的一行人被导游告知目的地到了,大家才发现大巴车已稳稳地停在梅山龙宫旅游服务中心空旷的前坪。不过要进梅山龙宫,还得先坐渡船过资江,然后再乘电瓶车进入景区,但这一切消费都包括在80元/人的景区名票中。渡船不大,是那种较为简陋的铁皮驳船,每次能载50人左右,仅5分钟左右就能过江。下了渡船离开码头步行约100米就是景区的电瓶车接待点,坐上她只需3分钟左右就来了梅山龙宫文化广场。
新建的梅山龙宫文化(风情)广场与标志性建筑九龙朝圣、溶洞博物馆和办公大楼同属于梅山龙宫景区前的建筑群。文化广场是一个花岗岩砌成的直径约80米的花坛式广场,东西方向各有由花岗岩砌成的3层每层9级的分隔双排式石梯入口。文化广场的圆心正中安放着一座约6米高的九龙戏珠的花岗岩浮雕。浮雕基座由两层组成,底层是由花岗岩砌成的圆形台阶,上面是一个由花岗岩雕刻而成的莲花凹形托底。整过九龙戏珠浮雕建筑建在一个高于广场平面2米左右、直径约10米的圆形花坛上,大气醒目。在广场的正北方地下,就是溶洞博物馆,目前主要是一些经过整理的民俗祭祀用品与木雕头像等。在广场的南面,有一栋主体2层,裙楼1层的建筑,就是娄底联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梅山龙宫的办公大楼。
微也足道从导游及当地老百姓那儿了解到,梅山龙宫原名龙王洞。2000年,新化县移民局纪检组长陈代初在油溪高桥村蹲点扶贫时,偶尔听到村民们说村内有个龙王洞,逐实地考察并深入了解后向移民局局长孙剑建议开发,随后移民局旋即成立“新化柘溪库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后改为“新化县资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01年9月,新化县委、县政府正式决定对龙王洞进行旅游开发。2006年4月,“梅山龙宫”经营权通过招商整体转让给娄底联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10月,新化县逐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梅山龙宫风景区管理处(与新化县资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经过近10年开发与建设,现在位于新化县资水河畔的梅山龙宫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潇湘八景景区,是一个大型溶洞群,有九层洞穴,探明长度2870余米,已开发游览路线1896米,其中包括长466米世界罕见的神秘地下河。
沿文化广场的西出口步行数十米,就是一坐长约50米的石拱桥。石拱桥横卧在龙宫入口前的人工湖上,是进入梅山龙宫的必经之路,也是以龙宫入口为背景最佳的留影处。过了石拱桥,再前行左拐约100就到达了梅山龙宫入口。据导游介绍:梅山龙宫整个洞府分为龙宫迎宾、碧水莲宫、玉皇天宫、龙宫仙苑、龙宫风情、龙凤呈祥六大景区,被誉为世界三大溶洞之一,属世界溶洞极品。洞内景观丰富多彩,水路神秘莫测,可乘船荡舟;旱路曲径通幽,沿途流石景观姿态各异、美不胜举。石笋、石钟乳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原湖南省主管旅游的副省长贺同新游览后盛赞:“梅山龙宫,挡不住的诱惑”。国家旅游局顾问卢存岳教授看过称梅山龙宫是“亚洲最美的地质博物园”。
微也足道也看过不少溶洞,知道溶洞是否有景、有情、有趣,完全在于参观者丰富的联想,所以对导游烂熟如心的解说词并不太在意。但微也足道游览完后还是深深地为梅山龙宫独特的景色所震撼。一是旱路、水路存于同一洞中,在洞中泛舟,曲径通幽,步步皆景,峰回路转,别有洞天,其水域景观是国内的辽宁本溪水洞,贵州安顺龙宫洞、江西萍乡孽龙洞无法相比的;二是已开发的景区规模超大,路线巨长,游客不走回头路,不看重复景,一路上让人眼花缭乱,留连忘返,叹为观止。三是景色丰富,溶洞中有拟物景观“世纪平安钟”等数百处,有意境景观“天神宝帐”等数百处,特别是“洞府云天”、“哪吒出世”、“天宫雾凇”、“水中金山”、“远古河床”(也称之“宝中宝”)等绝世稀景,让人拍案叫绝,如痴如醉。
游览完梅山龙宫约需100分钟,出口处也是充满诗意的“天宫后花园”。微也足道站在“梅山龙宫”出口处的空地上远眺这里风光无限的青山秀水,在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更佩服人类的探索欲、想象力和创造力。高桥村里的龙王洞千万年来就一直存在着,但数千年来纯朴的乡民从没想到这里埋藏着一个聚宝盆,直到十年前那个陈姓的干部实地考察后才得以发现,结果开发不到5年门票收入就年过千万,富甲一方。由此我想,一个地方资源再丰富,如果没有人才去发现,没有能人去开发,那就只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就像这油溪乡高桥村,如果不是开发了梅山龙宫这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上各级政府励精图治发展旅游这一“无烟工业”,也许还在享受着国家级贫困乡的政府援助而懒并快乐着呢!
梅山龙宫入口环保古朴的风雨长廊虽能遮风挡雨,却与原生态景观很不协调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这是建在景区资江东岸的梅山龙宫游客服务中心,观察良久发现没游客光临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这是资江东岸坐渡船到梅山龙宫的码头,停泊的船只即为载客的铁皮驳船。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图为娄底联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梅山龙宫的办公楼,平时游客稀少很安静。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图为梅山龙宫文化(风情)广场中心的“九龙戏珠”花岗岩雕塑图腾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图为梅山龙宫里的旱路游道,四周都是石乳、石笋等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此处开始,梅山龙宫由水路又变成旱道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同行们对这里的景色赞叹不绝,这一瞬间被微也足道抓拍。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梅山龙宫共九层,已开发四层,这里好象是第三层。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这是梅山龙宫出口,游客们可在这里稍作休息。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图为连接梅山龙宫前后门的全木质结构风雨长廊。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图为梅山龙宫对面农户家种植的玉米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图为梅山龙宫对面的梅山兴隆土菜馆,我们一行曾在这里用午餐。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对面为资江东岸,游览结束后从这里坐船返回,旅游车就停在那里。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成群的水牛在资江西岸过它们与世无争的和谐生活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梅山龙宫入口处高悬着的略显粗糙的牌匾。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2005年12月31日,梅山龙宫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图片摄影/微也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