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湖南高考卷语文科新课程背景下的迎考策略

(2009-10-11 09:25:23)
标签:

2010湖南高考

数学考试卷

最新报道

迎考复习

复习策略

教育

分类: 教育瞭望

2010年湖南高考卷语文科新课程背景下的迎考策略

 

       一、2010年《考试说明》(湖南)的基本情况和命题的基本构想

       1、考试说明的制定,在确保稳妥的基础上求变化

       (1)增加了命题的指导思想

       明确把湖南省统一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命题的依据之一。

       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调整了考试内容

       把国家方案中设计为选修内容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调整为必考内容,其中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一道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一道大题。

       2、试卷的设计,在坚持稳定的基础上求创新

       (1)没有增加整套试卷的题量与总分。

       共七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50分。

       内容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选作题”与“写作”等部分。

       (2)改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题为文本探究题。

       (3)新增了100字左右的选做题,分值将逐年增大。

       选做题,分值6分,采取二选一的形式,从阅读与表达两者中选择。

       3、命题的思路,在留意考查素养的基础上求发展

       (1)尊重语文学科特点,留意基础,体现新课改精神。

       明年将从命题的内容上下功夫

       “语言文字运用”:坚持从拼音、字形、词语、病句和语用等方面命题,着眼于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古代诗文阅读”:对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进行检验和考查,通过默写对古代诗文认识与积累程度进行考查。

       默写分值暂时不变。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在阅读上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写作题”:在记叙文、议论文两种问题中考查考生观察生活、感悟生命、综合应用各种表达方式,有创意、有个性、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与思索。

       (2)体现探究,增设“选做题”

       增设“选做题”,明年将在“阅读”和“表达”两部分命题提供选择。

       阅读方面的命题,强调个性化的感悟以及多元化的解读、探究等,注重考查考生对有关材料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有个性、有创意的解读。

       表达部分的命题,强调语文的实际应用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交流,注重考查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2010年新课程背景下的试卷结构

       (一)语言知识及表达(1-5选择题,15分),基本保持不变。

       (二)文言文阅读(6-10题,三个选择题9分,两个翻译句子10分,新增句读题3分,共22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11-12题,13分),基本保持不变。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3-15题),二选一。

       其中两个选择题6分,第15题为表述题,6分,共12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6-19题,22分)

       其中删除鉴赏增设探究题,8分。

       (六)个性拓展(20-21题,阅读与表达二选一,6分)

       尊重个性,看重思想,注重创造。

       (七)写作(22题,60分)

 

       三、2009年卷命题特点及2010年卷命题趋势浅析

       (一)语言知识及表达

       基于湖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湖南人的文化习惯,湖南卷的命题者在这一部分知识的考查中,越来越看重那些文化气息浓厚的词语,如“俊彦、嘉言懿行、桑榆暮景、唇齿相依、甄别、格格不入、林林总总,鼾声沉浮、疲劳风帆、涵养心志”等。那些“常用,不常考;典雅,不粗俗;灵动,不板滞”的词语越来越受到命题人的青睐。

       (二)文言文阅读

       考查的文言实词属于大纲规定的150个实词,但并不受其中的约束;在中学教材中能找到影子,但不一定出现。所谓的“常用”即古文献中常用,现代词语中常见。如09年考查的季、零、介、奔。

考查的文言虚词不超过18个常用虚词范围,遵循文段与教材文句相联系的传统,虚词题难度较大。

       (三)诗歌赏析

       综观近三年的诗歌鉴赏题,选材多厚重灵性之作且反押题;命题从微观切入,角度详细细微答题得从宏观入手,读懂全诗;注重对比赏析;一般考查诗歌的情与理。

       (四)写作

       湖南近几年的作文题是:2005年“跑的体验”,2006年“谈意气”,2007年“诗意地生活”,2008年根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和哲理作文,2009年“踮起脚尖”。

作文命题呈现出以下特点:注重情感,侧重自我,偏重于命题作文。在以后的高考中作文命题可能会有一种全新的视角:

       1、由过多地关注自我转而关注社会和他人,如09年江苏卷“品味时尚”,08年上海卷“他们”;

       2、由过多地注重情感转而注重理性分析和思辨能力,如09全国卷Ⅰ“短跑冠军兔子学游泳”的材料作文,05全国卷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卷二“位置与价值”。

 

       四、复习迎考建议

       (一)教学布局上的建议

       总体原则:认识考纲,掌握变化;科学有序,整体推进。

       1、对于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的调整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让学生心中有底。

       2、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做到统筹兼顾。

       月到2010年的1月为第一轮复习阶段;3月到4月为第二轮复习阶段;5月为查漏补缺。

       3、认真抓好早读,注重知识积累。

       充分利用早读时间,集中识记语文知识附录;背诵默写大纲规定的名句名篇,力争篇篇过关,字字落实;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

       4、练习科学有序,题目精选精讲。

       第一轮复习阶段,可以各个知识为单位进行专题练习;第二轮复习阶段,可采用知识板块训练形式,分语言知识及表达、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共四个板块四次巩固训练。

       5、各校可根据复习进度,科学命好月考试题,从整体控制好复习进度,检测复习效果。

       6、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不要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留出时间让学生消化和吸收。

       (二)教学方法上的建议

       总体原则:立足教材,夯实基础,落到实处,讲求实效。

       1、教材是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文本,一定不能脱离教材。

       2、各个知识点的复习建议

       (1)语言知识及表达

       语言文字方面,注重提高常用字的识记(读音、规范书写)、理解和应用能力;把字音、字形、字义结合起来,把词语的结构、词语的理解和应用结合起来;注重扩大识字量和词语的积累量,不能把着眼点仅仅放在那几道选择题的解答上。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抓整体的语感,抓实词、虚词的落实;抓翻译,要字字落实,讲求对译;学会筛选文章信息、综合分析文章内容。抓句读,学会文言断句。

       (3)古诗鉴赏

       要下功夫让学生具备读懂浅易诗词的能力,高考中的诗词鉴赏只是考查学生是否读懂了,是所谓的“前鉴赏”。抓标题、抓诗眼、抓意象、抓表达技巧,感知诗词内容,感受作者情感,感悟诗词哲理。

       (4)现代文阅读

       要突出基础层面的阅读能力——理解重要语句,筛选和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掌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思路结构等。

       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精读而不是粗读,要以客观性阅读为主,而不能随心所欲,要读懂读通而不是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

要教给学生鉴赏的知识和原则。

       5、作文

       作文训练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他人,帮助学生提高熟悉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五、选修教材的处理

       除了必修一到必修五是考纲规定的必考教材之外,以下五本选修也是必考教材: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只考阅读,不考默写。选材为文化经典的课外选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只考默写,不考阅读。课后规定必背篇目一定要过关。

       《新闻阅读与实践》:新闻短评将在个性拓展题里进行考查。

       《文章写作与修改》:体现在写作当中。

       《外国小说欣赏》:只考阅读,不考默写。选材为外国小说的课外选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