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点燃思想的火把
——读张健伟《心智的启迪》有感
【题记 】2009年7月18日,张健伟先生作品评价座谈会在云龙实验小学举行,湘潭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专家、作家及媒体记者50余人出席,笔者也应邀参加了活动。张健伟1961年生,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湘潭县电教仪电站站长,已编、著出版著作18部计400多万字,发表文章百余篇。以下是笔者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张健伟先生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教育界同仁。2007年,我们因一起参加郭务强先生主编的《求索之路》丛书而相识。事后,听朋友说健伟先生执着于教育理想,钟情于教育研究,在语文教学、班级管理、科技辅导、家庭教育及行政管理等方面都颇有研究,并均有建树。有鉴于此,我与健伟先生便有了更多的联系,也对健伟先生有了更多的关注与了解。
据了解,健伟先生已出版18部著作计400多万字。最近,我怀着钦佩和崇敬的心情捧读健伟先生所著的《心智的启迪》一书,虽然没有逐篇细读那大部头的26万字,但通览全书,仔细研读、品味了其中的一些篇什后,才真正感到他是一位对教育有着执着追求、对学生充满无穷关爱且极富思想又乐于奉献的杏坛大师。纵观全书,内容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各种教育案例都是信手拈来,处处闪烁着他崇高理性的教育思想,彰显着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他博闻强记的个性特点。书常有人写,我感到像健伟这本书一样做到多角度、全方位、大视野相结合,实践性、实效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并不多。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是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有识之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健伟先生在这方面也有着自己个性化的思考。他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与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理念一脉相承,倡导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重视自主成长在他那里绝不是空谈,而是有着鲜活的教育实例。在当前对素质教育认识混乱,疏导不力的大背景下,他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管理理念,扎实的工作作风确实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健伟先生的全部教育思想,深深地打下了他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解的烙印。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他敏锐地提出:“教育的本源是自爱”,“教育的功能不是传授而是开发”,“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爱国主义是教育的根”,“从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入手是德育的正途”,是符合德育的基本规律的。他深刻地指出:“民主与尊重,一个都不能少”,“成功教育不能刻意让学生远离竞争和挫折”,“回避现实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关起门来灌输德育是一厢情愿”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对教育界的某些流行做法,如教育歧视,形式主义等,他不平则鸣,体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他洞察到德育的假、大、空将是一场灾难,提出“见义勇为与生命教育”同等重要,对补课成风大声呵斥……在不少篇什中,都有这样的大胆直言,我想这是需要勇气的。
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修养。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健伟先生有一系列完整的思想。他认为: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必须用心打理的事业。教师要不断反思、积蓄,不断实践、实干,不仅要有责任心,更应是思想家。他认为当今社会,教师不再是学生惟一的信息来源,提出教师要直面“本领危机”,做学习型教师。他号召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克服霸气、官气、躁气、怨气、稚气、俗气这“六个”自身的敌人,选准突破口,建立根据地,将自己打造成名师与大家。在健伟有关教师成长的思想体系中,始终高扬着“生活可以是朴素的,理想却必须高远”的伟大追求。他认为任何高屋建瓴的决策都不能取代千千万万教师的创造性实践,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他说“边工作,边读书,边思考,边写作,已经成为我之所为‘我’的主要存在方式”,在这一点上,说明他的思想与实践是高度统一的,主张与个性也恰好是一致的。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是教师的第一工作。健伟有15年的教学历练,对课堂教学有过深入的研究。教学中他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创新思路,常常有着独特的见解,是教学的行家。如今,教师爱财,学校趋利,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突出,而健伟先生始终把育人当作一门艺术,把课堂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无时不刻在追求教育的和谐美,优化着育人的“交响曲”,打造着他的个性化教学。他认为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观察生活,将发现留给学生,教师要当好学生“内动力”的催生婆,让自主、合作、探究充满课堂,这与时下新课改的理念完全吻合。就这一点,说健伟是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也不过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之间渗透性在不断加强,健伟认为教师应“把好自己的门,窜窜别家的门”,懂点“姐妹艺术”,书中也尤其体现了他这种教育、教学与管理非同一般的融合功力。语文教师都认为,作文教学与写作是他们教学工作中最头痛的问题,健伟认为作文难写关键是拘泥于形式且说假话,其实写好作文只需要落实“写实事、说真话、抒真情”9个字就行,我认为所言极为精辟。
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县级政府主宰着县域内政治、经济大权,主要领导常因急功近利或追求政绩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当地贯彻素质教育的力度、广度与深度。无论是身为学校一线教师,还是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健伟20年来坚持“站直了,没趴下”信念,我十分佩服。在白天百事缠身,马不停蹄的奔波后,他把夜晚、节假日当成金子一般珍惜,独自思考着学校的管理,为湘潭县域教育的发展编经织纬绘蓝图。他认为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舵手,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学校要实行“阳光工程”,加强民主管理,因一所学校只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才能促进发展;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等。他相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不仅管理可育人,“营造美丽”的环境也可育人。等等这些,处处突显出他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与素质教育风范。
健伟先生虽说只是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却常站在时代的高度思考人生、思考教育、思考社会。他认为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这无时不刻让你感受到他那耕耘终无悔,奉献总是情的博大胸怀。读健伟的书,你才会了解到什么叫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读健伟的书,你才会领悟到精彩人生需要笔耕的道理;读健伟的书,你才会感受到什么叫生命因爱而盛大。
认识健伟,是我的荣幸。他勤勉的作风使我有了学习的参照;读他的书,那丰厚的文化养料是我成长的精神动力。我很想像他一样,永远地挺直腰杆研究教育,俯下身子培育新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