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第三章  现在我是老外

(2008-09-29 08:11:57)
标签:

西行漫记

人才交流

专家考察

荷兰

阿姆斯特丹

中餐馆

什物浦机场

分类: 世界各地观光

西行漫记:第三章   现在我是老外

 

 西行漫记:第三章 <wbr> <wbr>现在我是老外

阿姆斯特丹——都市暮色 ——内河航道——船坞房    摄影/微也足道

 

    经过近11个小时空中飞行,我们的航班于当地时间21日17:50左右稳稳地降落在欧洲最繁华的航空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走出机舱,我与所有旅客一样习惯性地沿廊桥前行就进入了什物浦机场,猛然间看到走在前面的同行纷纷拿出护照交机场警察查验,就知道已经踏上了荷兰的国土了。过了进机场的初检关,我们一行人在等齐同伴后,休整片刻就准备过机场海关。大家按导游的吩咐依次报关过关,借等待同伴过关和领取行李的间隙也就东张西望起来。但因语言不通,也怕惹什么麻烦,个个都不敢轻举妄动,此时我才真正感到现在我是“老外”了。
       也许是好事多磨。在清点行李时,北京领队付京亮发现他的行李并未随机抵达,后与机场交涉了解到其行李还在北京。正当我们担心这如何是好时,小付却说航空公司丢失行李是常事,机场已答应当行李到达时会派人送到他的所住。我们想明天上午就将离开荷兰,这行李怎么送呢!这时小付倒显得很老道,安慰我们说荷兰航空公司服务很好,估计行李会在明后天会送到他手上,让请大家放心,一切行程按原计划不变。于是,大伙拖着行李鱼贯而出,准备离开机场。因领取行李耽搁了一会,大家出了机场后并没看到有地陪来接待。于是,一个个站着、蹲着东瞧瞧,西望望,试图能搜寻到想象中的欧洲导游(以后简称“欧导”),期盼中好象身边的那些帅哥美女都有可能是的。与此同时,湘潭领队殷琼也一个劲地催促付京亮抓紧时间联系。见了“欧导”后才道,她是一位约30岁左右的中国妞,原来她就呆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她说因为没看到联系人小付,所以不敢冒昧打扰我们。正是有缘千里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初来乍到,我们这些“老外”一切都感到新鲜。在机场步行至接待专车的路上,大家都牢记着出国之前组织和领队反复给我们交待的各类注意事项。于是,个个都象小学生一样绝对的一切行动听“欧导”指挥。当浩浩荡荡的队伍横过街道时,大伙都十分克制地做出不与汽车抢道的样子,乖乖地站在路边等待汽车先过。正当我们这些华夏子孙以为我们的高素质会让欧洲人刮目相看时,“欧导”却催大家快点过马路,说这里是以人为本,车让人行,你不走汽车也不会走。哈哈,原来荷兰人“以人为本”绝不是喊口号,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
       当地时间18:50(北京时间0:50),我们终于“发现”了前来接待我们的德国大巴。“欧导”说司机是他的先生,德国人,能听懂一点中文,并告诉我们小伙子很敬业,大家把行李放到车边就行,以后一路上行李的取放都由他代劳。
       从什物浦机场出发,约20分钟的车程即可抵达阿姆斯特丹城内。在车上“欧导”抓紧时间作了自我介绍和今晚的行程安排,这时大家才知道她叫于捷,陕西人,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现在德国定居和工作。此时,同行的北京领队小付却在一个个“收缴”我们的护照,大家都知道领队的目的怕有人开小差,所以都很配合。
       从什物浦机场出来虽说已近黄昏,但路边的景致还清稀可辨。一路上总的感觉就是这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远处路边仅散落着一此零星的民居,一路上行人稀少,你一点也感觉不到你来到了荷兰首都,好象仅是一个小镇而已。不过,在我们行驶的高速公路上,双向八车道的路面条条车道汽车是一辆接一辆望不到尽头,但车速并不慢。虽然天还不是很暗,但所有汽车都开着大灯,看上去就象一幅流动着的耀眼夺目的钢铁巨龙。
       据于捷说,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北海之滨,属温带海洋气候,水网稠密,冬暖夏晾。荷兰现有人口1604万,国土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被称为“风车之国”、“低洼之国”、“花卉之国”。在欧盟中GDP总量排前十位,人均国民平均收入3.4万欧元,属西方十大经济强国。荷兰陆、海、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其中鹿特丹为世界第一大港,阿姆斯特丹为欧洲最繁华的空港。荷兰自然资源以天然气为主,是欧洲最大的炼油中心,还盛产郁金香,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43%。除此以外80%的原料靠进口,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荷兰政府允许色情场所存在,允许吸食大麻类毒品,在阿姆斯特丹还允许同性恋结婚。
       说到阿姆斯特丹,我们的大巴就已到了阿姆斯特丹市内。阿姆斯特丹是“河流+坝”的意思。因荷兰是一个低洼之国,约24% 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海拔仅1米,所以修了很多拦海填海大坝。阿姆斯特丹市内更是水渠纵横交错,船和车一样都是这里重要的交通工具。阿姆斯特丹一年360天天天有风,平均风速5~6级,所以风车也成了荷兰王国的标志。进入市区,但见这里内河到处都是,其中有的河滩上还建有一些船坞房。据说这些船坞房很早以前是因穷人建不起屋,就在河道边打几个桩搞的临时避风遮雨之所。现在经过几百年的变化,河边船坞房变成了富人的享受。如今河边一套50平米的船坞房起价20万欧元以上。这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当地时间20:00,我们终于来到了导游约定好的市内一家中餐馆,准备吃上来欧洲的第一顿晚餐。要不是有导游的带领,这家不显眼的小小中餐馆怕是很难被人发现。其实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上,所有门店看上去都不起眼,既没有象国内店铺一样有硕大的招牌,也没有富丽堂皇的大厅,一般只有一个1米来宽的小门出进。据说是因为,以前荷兰的统治者对商人是以商业门面中门的宽度来确定税收的多少,所以大家为了少交税,房子都建得门小窗大,这样大点的家俱就只能从窗户上吊进去。进入这家餐馆后我们发现场面的确很少,四间小屋构成的营业间每间大约只有十多个平米,装饰也极为简单朴素,不过看上去也还卫生,与国内饭店不同之处是各种卫生用纸随手可取。因事先导游与我们打过招呼,说按我们的用餐标准来欧洲只能保证符合卫生和填饱肚子,所以大家对吃什么并没有抱多少奢望。因除飞机上吃了点简单的东西外,已经有近14个小时没有吃饭了,所以饭菜一端来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说句实在话,除米饭还算可口外,粉丝、大白菜、土豆丝等这些菜品实在不敢恭维。好歹大家还自带了点剁辣椒、干鱼嫩子之类的下饭菜,这一餐就算对付过去了。
       原来“穷人”来到富地方,即使当个“老外”也只能是“灰溜溜”的。

西行漫记:第三章 <wbr> <wbr>现在我是老外

阿姆斯特丹市简图    摄影/微也足道

 

 

相关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