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篇:三尺讲台铸师魂,七方黑板写春秋
再过两天就是第23个教师节,屈指算来我已在教育战线摸爬滚打了23个年头。
回首往事,我以自己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倍感骄傲。
初上讲台之时,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之训导,为国育才,数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在三尺讲台上甘洒热血写春秋,脚踏实地地躬身践行在教育的百花园中。我曾在仅10平米的家里留学生同吃同住,目的的让学生亲身体验一番做教师的艰辛;我曾拿自己的卧室当实验室,带领学生化学兴趣小组搞洗相印相;我曾身为教师斯文扫地地摆过地摊卖过杂志,目的是筹措经费补贴学生社团。面对这些,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我常以“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来鞭策自己,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将别人打牌、喝茶的时间用在学习和工作当中而乐此不疲。到目前,我编著的作品超1000万字,出版有专著2部,主编著作21部,参编著作8部,在全国30余家报刊上发表文章达124篇,也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主张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喜欢迎接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喜欢另辟蹊径,干别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我身为化学教师,却成功创办了《湘潭市一中》报和促成了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学校报编辑工作专业委员会的诞生;我异想天开创立了湖南省第一个中学生科学幻想社团,并在中国校园科幻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痕,其经验也曾在中国辅协学术年会上广为传播。
我坚信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从没有感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曾经放弃主攻化学报考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著名经济学家余光远还为此委托秘书给我寄来学习资料,2个月学6名门课因英语考得差点而断了我的这个念头;我曾私下里打算编一本《湘潭市一中简明校史》作为校本教材,结果编成了近70万字《湘潭市一中校志》,做了学校105年来有人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
我固执地认为我可能打败仗,但不可能被别人打败。记得有一年,我样样都做得好极了,指导学科奥赛当年拿了全校唯一块金牌(凭这一条以前学校做法是年终考核可直接评为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学校15年来的第一次市一等奖;主持的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获湖南省一等奖其论文以0.73%入选比例编入年会论文集,是学校20年来的唯一一位教师;当然,加上自己是高三教师,又是奥赛主教练,还兼行政工作、校报执行主编等,工作量是一年干了两年多的活。自己掐指一算,心想学校应该给我一点鼓励,同事中有良心的人应该会在年度考核中给我一个肯定,结果出来后是大大的被忽悠了。从此以后,我心情更格外地阳光灿烂了,因为人的一生中绝不可能年年做出这样的成绩,做事做到这个份量上还得不到学校的肯定绝不是我的问题,只能说明评优的制度设计有问题。
昆德拉有一句鸟话:“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特立独行的我,总是不想自己的思想被阉割,值此佳节来临之际,特撰文以记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