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快放假了,新一轮“应赛教育”又上阵了。小学生有“奥数”培训,初中生有“奥赛”培训,高中生也有“奥赛”培训。作为学校教师,你也改变不了现状,也成了“应赛教育”的受害者。
学生要参赛,如学科奥赛,英语竞赛、音乐比赛等,这都涉及到学生的录取(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多次重申不与升学考试挂钩),学校的声誉,当然要认真准备,这就苦了学生,累了教师。
这时我们可能都想起了这样的作文题:“假如我是……”
“假如我是教育部长”,我难道不让学生参加竞赛?绝对不行。但部里说了,竞赛不要与高考成绩挂钩;严格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竞赛不准收取报名费;不准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的竞赛等。教育部没有错啊,方向正确,制度健全,可为什么就是管不了呢?看来这个教育部长也不当好。
“假如我是教育厅长”,我难道不让学生参加竞赛?绝对不行。你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是上面组织的,我当然要派学生参加啊。我难道不希望我辖区内的学生考得好点?要考得好说处培训啊、就得收费啊。奥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难道我不奖励吗?我当然要重奖啊,高考还要加分呢!凡能体现我辖区内素质教育水平的事我不能理直气壮的抓吗?当然要。可为什么大家都有意见呢?看来这个教育厅长不当也吧。
“假如我是教育局长”,我难道不让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绝对不行。抓教育质量是我的奋斗目标,难道我当局长就让竞赛水平下滑,让竞赛获奖的人数减少?当然不能,所以要大张旗鼓抓竞赛。其他地区竞赛搞得好,为什么我这里不行呢?你们教研部门要研究研究、基础教育科要出台相关措施。据我所知,其它地区奥赛成绩好,是因为他们在狠抓竞赛质量,寒假暑假培训从不间断,有的地方还成立了专门的竞赛培训中心,竞赛班等,长久培训结出了硕果。我这样抓,你们为什么跟我过不去呢?看来这个教育局长不当也好。
“假如我是校长”,我难道不让学生参加竞赛?绝对不行。作为一所省示范高中、一所市级示范性初级中学,作为一所优秀民办学校,作为一所即将参加什么评估的学校,奥赛成绩是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一定要好好抓学科竞赛。竞赛要考更多的内容,我不加班培训行吗?所以学生要补课是对的啊。要搞培训,当然要投入,花点钱也应该,请教授专家来搞点讲座也理所当然啊,只要能出成绩。你们为什么还有意见呢?我这不是为学校、为学生好吗?如果你们还有意见,这个校长我不当也好。
“假如我是教师”?谈这个还有什么意义呢?不要假如了啊,我就是教师,我当然要培训啊,我要让学生出成绩。我当然要补课啊,这么多大学内容,我不多花时间能行吗?要参赛当然要大投入啊。“应赛教育”也是一种素质培养啊,我全是听上面的安排啊。但我不想当老师都不行啊,你总不能怪我吧。你看,这个问题又只能交给教育部里去解决了。
哈哈,看来我这教育部长不当也得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