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名师在课堂中成长(活动报道)

(2007-05-16 20:40:35)
标签:

达达博客

校本教研

湘潭市一中

继续教育

分类: 教育瞭望
让名师在课堂中成长(活动报道)    
     5月14日~17日,为落实市教育局市级名师培养实施方案精神,刚刚落下105周年校庆帷幕的湘潭市一中,又将工作热点转移到了关注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开展了“让名师在课堂中成长”一系列活动。学校先后举办了特级教师郭务强、龙振辉的专题讲座;召开了“名师成长座谈会”;组织了全校性质的为期半月的“向名师学习,听名师上课,请名师评课”的公开课赏析活动,有6位市级名师培养对象分别上了研究课。活动期间学校还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特邀市教科院专家和校内外特级教师参与,对每一堂课进行实时点评,着实在全校教师中掀起一股追求卓越,争当名师,建功立业的热潮,再一次点燃了教师的教育激情。
     湘潭市一中现有特级教师、市级专家骨干和市级教学名师培养对象63人。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和专业引领作用,学校始终把教师作为落实赶超战略的第一资源,作为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立校之本,坚信“名师”才能出“高徒”,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并将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作为名师成长的舞台,每年对新分配、新调入、新评聘的教师组织上亮相课,要求中青年教师每学年上一节公开课,名师和骨干教师要每学期上一堂示范课,以课堂教学来磨砺名师,培养青年教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为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实施了“青蓝工程”,通过拜师学艺,开展“希望之星”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使青年教师做到了“一年上路,三年合格,五至十年出特色”,同时也使老教师经有所传,业有所承。为让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提出了针对培养各学科带头人的“栋梁工程”,通过公开课、研究课、竞赛课和教学研究会等“三课一会”活动,让骨干教师在课堂这个舞台中充分锤炼出教学策略,提炼出教学思想,从而为逐渐成长为名师铺平道路。为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各类专家的示范作用,学校还推出了“名师工程”,并拟建立名师工作室和首席教师制度,逐步解决了名师的“守成”与“创新”的矛盾,一批有现代教育理念和鲜明个性特色的教师已是享誉三湘的名师,极大地提高了潭中这个教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也增强了潭中跻身全国千强的“软势力”。
    近年,湘潭市一中为培养一支观念超前、知识丰富,精于教学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还选送了16位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或研究生课程,12位教师参加高级研修或脱产培训,4位教师赴北京、上海挂职锻炼,20人次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学习考察。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目前,学校已储备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一流教师队伍,为打造全国著名中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湘潭日报》5月20日一版头条的报道:
    让名师在课堂中成长
——市一中培养名师工作初见成效
    本报讯  5月14日~17日,为落实市教育局市级名师培养实施方案精神,市一中开展了“让名师在课堂中成长”一系列活动。学校先后举办了特级教师郭务强、龙振辉的专题讲座;召开了“名师成长座谈会”;组织了全校性质的为期半月的“向名师学习,听名师上课,请名师评课”的公开课赏析活动,有6位市级名师培养对象分别上了研究课。
    为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实施了“青蓝工程”,通过拜师学艺,开展“希望之星”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使青年教师做到了“一年上路,三年合格,五至十年出特色”,同时也使老教师经有所传,业有所承。为让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提出了针对培养各学科带头人的“栋梁工程”,通过公开课、研究课、竞赛课和教学研究会等“三课一会”活动,让骨干教师在课堂这个舞台中充分锤炼出教学策略,提炼出教学思想,从而为逐渐成长为名师铺平道路。为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各类专家的示范作用,学校还推出了“名师工程”,并拟建立名师工作室和首席教师制度,逐步解决了名师的“守成”与“创新”的矛盾。
    近年,湘潭市一中为培养一支观念超前、知识丰富,精于教学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还选送了16位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或研究生课程,12位教师参加高级研修或脱产培训,4位教师赴北京、上海挂职锻炼,20人次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学习考察。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目前,学校已储备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一流教师队伍,为打造全国著名中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 裴道明  通讯员易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