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或许撑起广东医改半边天
举世瞩目的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闭幕了,其效果得到人们广泛赞誉。留下不少美好的记忆!人们也知道如何计算广州亚运带来的中远期效益。如果认真地算,也考虑到机会成本的话,这条高考题也许没有答案!今天参加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总结大会,并在会上代表卫生厅做了一个发言。我客观地评价了我们医疗队伍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做的工作,各医疗卫生保障团队圆满地完成了赛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任务,兑现了承诺,并赢得了省、市领导和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既为广州争了光,也为广东卫生争了光,为国家争了光。
回顾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医疗卫生组各成员单位、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定点医院、各医疗卫生保障团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勇于奉献,为赛会提供了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周密部署,指挥有力,团结协作,任劳任怨,动员了技术精湛、优质细致医护队伍确保万无一失。这种精神只要在重大事件的时候才会凸显出来。我也感觉到公立医院在发挥作用。也许民营医院也可以,但是这次主要在动员公立医院的力量。
广州的亚运结束了,留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乘亚运之势继续做好亚运后的各项工作。我佩服的是,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即刻组织召开了广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并在未来3年里新增投入98亿元,并在明年将选择1-2个区(市)或1-2所医院作为试点,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至于这个投入大还是小,我暂时不去比较。广州人口一1000万人计算,也就是三年人均980元,每年人均320多块钱。如果按照陈竺部长回答温总理的新农合人均筹资300块钱就可以实现农村免费医疗的设想相近。当然广州这是新增的,新增的与广州的消费水平相抵,可能会低于陈竺全国设想的水平。但是,大家记得我曾经给大家的一道题吗:13亿元全国分,每人只有一块钱,最贫困地区的人们也不稀罕,如果每人出一块钱,所产生的作用就非常巨大了!所以,关键是这些钱是如何地用,要吸取既往的经验教训!
人们说广东是全国的缩影,我说,广州更是广东的缩影。其他健康指标不说,医疗服务的能力与保障水平落差就很大。城镇职工参保率为86%,城镇居民参保率为93%,均没有达到广东省和全国的要求,公共财政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亟待增强;由于优质医院均集中在广州市,因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很突出。
目前,广州市未来3年医改新增投入98亿元,虽然与财力同样雄厚的深圳市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因为,广州市的公立医院,政府每年投入的水平可能比其他地区高,新增的部分只是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等方面。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似乎尚没有列入当前的议事日程上来。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方面,广州力争100%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但是,还没有听到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具体补偿措施。今天是领导说,将很快会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乍一看,好像广州公立医院没有什么动静,为什么说广州医改的成功将撑起广东的半边天呢?
第一个理由是领导重视。我说了,中国的事情有了第一把手重视,亲自抓一定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广州市,万庆良市长亲自抓,要求各区的区长、市长担任医改小组的第一把手,办公室设在发改委,并且规定了具体的时间表。这样一来,除非这个区长不想当了,要不就认真抓吧!
第二个理由,广州是广东的缩影,中国的医改目前的动向是由下面推动上面,因为一切都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中。因此,广州医改成功了,将成为各市的标杆,也将成为广东制定政策的参照物。尤其在两级财政上会探索出一条路子。虽然深圳在很多方面优越广州,但是深圳被人们认为不可比,最大的理由是:它年轻而富有,穷兄弟不多。
第三个理由,广州云集了众多的三级医院,是广东医疗技术的集散地。广州的大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体现了,其他地方还远吗?但是,这个理由不应该是广州的优势,深圳等地也已经行动起来了。大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目前我认为是最难实现的,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医院的运作成本太高了。
但是,广州医改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在明确政府为什么要办医院之后,接着要考虑的是如何体现其公益性,公益性是否需要符合市场规律的补偿制度来保证呢?比如:如何纠正大型公立医院的“GDP观”?(有些相当多的医院自己要求自己每年的业务增长要与国家GDP增长同步,表现出来的是大小通杀,扩张欲膨胀等。)大医院如何扶持小医院?(政府只是一个提倡,而没有具体的补偿细则,因而大医院有“越俎代庖”之嫌。)基本药物制度如何可持续有效地体现其作用?目前以药养医制度如何废除?基层医疗机构生存机制形成等等。
波子如是说:如果广州市政府用办亚运的决心与魄力,广州医改的成功必将撑起广东的半边天!我相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