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公医改革细节】多个医改细节联系在一起就形成链,形成体系。每个细节相连就构成环节,公立医院改革就是是要处理一些存在缺陷的细节和咬合不畅的环节。
将感染控制进行到底
Jeffery McFarland说,根据美国州级卫生规划和发展办公室的记载,2004年加利福尼亚州的医院共有约400万病人出院。据保守估计,总出院人数中约6%被院内感染,即约24万例,每一例院内感染的平均支出为1.3万美元,由此得出该年度加州纳税人为院内感染埋单额为31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为此损失的工资收入、社会劳动生产力折损和医疗诉讼费用。发展中国家现有的感染控制计划常以控制环境污染为基础,并常常得到过时条例的支持,这其中也包括中国。例如,要求医院环境表面每平方厘米细菌限制在一定数量内。将感染控制计划重新定位,重点应致力于与感染有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减少资源的耗费。此外,有的医院还实施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控制措施:常规应用消毒剂拖地,安装紫外线灯,手术室内使用臭氧机,喷雾或熏蒸消毒,重症监护室穿鞋套或放置蹭鞋垫等等,其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应当得到循证医学的支撑。发展中国家的医院新建和改建从来未间断,这常常是灰尘持久的来源,成为免疫缺陷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应该在计划新建和改建工程前,咨询感染控制专业人员,评估是否有利于良好的感染控制实践。
院内感染是可预防的
为了改善控制院内感染的水平,美国最顶级的流行病学会、美国医院联合会及联合委员会共同修订了一项旨在规范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指南,这个指南包含了预防的六个重要方面,包括血源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手术感染,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艰难芽胞梭菌感染以及肠菌感染。
Jeffery McFarland说,指南更明晰更准确,不但告诉了医院应该做什么,还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以及一线措施不能降低感染率时如何选择第二方案。应该说,这足以代表目前将医院院内感染控制到最小化的最高专业水平,时至今日,美国都在使用的控制院内感染所用的手册很一般。流行病学家认为降低院内感染的最大挑战不是没有指南可以依照而是没有很好地遵循指南,据说在医院22个患者中就有一位遭遇院内感染。据调查,87%的医院都没有坚持遵循感染控制方案的要求。研究发现医院有一半的工作人员没有遵循洗手程序。很多流行病学家发现在清洁和预防上多下些工夫,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率。Jeffery McFarland说很多情况下我们失败,不是由于我们在知识层面的欠缺而是执行的问题。院内感染的控制实践在具体医院有很大不同。他说,所有的医院都是部分有效,很少医院完全有效。同一个医院在在引入和坚持标准上做很多,可能在处理导尿管时做得很槽,不管患者是谁,他们住院多久,是否每天都检查了,是否该被拔出。
一项新的研究证实院内感染是可预防的,越来越多的医院在预防院内感染时也更积极。医院受新政策刺激,依据这项政策,医保和其他保险公司可以拒绝支付院内感染带来的额外费用。另外,Jeffery
McFarland说,还必须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它是制定任何感染控制计划的首要步骤,因为随后的工作必须以发现的问题为基础口仅依靠医生、护士报表的被动监测和回顾性监测是不敏感的,医院不应采取这种监测系统作为信息的唯一来源。以实验室为基础报告的监测系统是其他方法的补充,但敏感性差,因此,不管医院类型或国家的发展程度,唯一可接受的方法是主动监测。和发达国家一样,发展中国家主动监测系统,针对具体目的和指定时间,系统收集相关资料,管理和组织资料,分析和解释资料,将结果反馈给有权作出决策的领导。以美国NIS系统指南为基础的医院综合性监测方法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标准,这在发展中国家的医院也在执行,但这种监测方法很消耗人力,许多医院没有足够的专职人员实施这种监测、收集资料的工作,减少了其他重要控制活动的时间。如果感染控制小组没有分析这些资料,这就是在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收集和记录资料。据介绍,现在美国CDC的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目标性监测,是致力于高危患者,如成人、儿童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手术患者等。在确定了监测的优先部门后,还应重视具体问题,如监测菌血症、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抗生素的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