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流日子里的一次对话
(2010-11-23 20:59:47)
标签:
甲流接种杂谈 |
分类: 波子杂谈 |
在甲流日子里的一次对话
网友说:好的,我会保持跟你的联系
网友说:今天下午,我们请疾控的李灵辉和彭志强来报社接听市民热线。不知道有多少人打,你从四川回来啦?疾控对这个活动也是挺支持,一个上午就审批下来。我就是在焦虑,效果到底会怎样?
医生哥说:我想会有人打,但是问的问题可能不一定是看病排队的问题。排队看病的问题,可能他们也没有办法回答。
网友说:不是,是甲流专题。要是看病排队,那下一期在做
医生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卫生厅开了会,统一了思想认识,要市民正确认识甲流,不要恐慌。
网友说:我们还有个想法,看看你怎么看
医生哥说:哦?
网友说:就是不单是接电话,我们还想请专家和代表委员一起去公共场所看看,就是看看哪里需要加强防控。比如大商场的空调清洗到位没有之类的
一来,代表和委员是民众的代表;二来专家来给指导意见。不是曝光的类型,是指导的类型。因为长期以来都是官方主动发布信息,但是市民的互动比较少,但是他们也有疑问,或者他们有时候需要更直接的指导
医生哥说:好呀
网友说:我们现在干的事情就是希望增强互动。比如说,我昨天就写了一个。你的主意很好!
网友说:班主任竟然告诉小孩子,一个月内发过烧就不用打疫苗,急坏家长,他们打电话委托我们问专家。不过疾控还是有点顾虑,我想先看今天下午的接热线情况
医生哥说:不对吗?你这么一说,我就犯难了!
网友说:然后再慢慢说服他们进行一次现场的走访。一个月内发烧,要看班级内是否出现聚集性发烧。如果是聚集性发烧就很有可能是甲流。但是那个小孩子的班级不是,而且即使她是甲流,再打疫苗也不会有负反应,我们这个主意你不要告诉别人哦。我希望下周可以实施,如果下午的打电话的人不多,那么说明宣传到位了,但是对于活动本身会有点尴尬,如果太多,说明宣传还不够
医生哥说:哎呀!现在对甲流的认识似乎又陷入无限的困扰之中了。专家说,90%的感冒时H1N1。专家还说,30%的人不会有症状。目前,我们打疫苗没有检测有没有抗体,而是口头询问。你说,如何解释呢?请代问专家。
网友说:晕
医生哥说:你对宣传的判断是正确的!啊!你也晕?
网友说:专家好像说没有检测能力,你的意思是,抗体需要检测才保险,不会有症状的人该怎么办?
医生哥说:专家所说的与我们所目前采取的行为有矛盾
网友说:专家所说的与我们??目前采取行为有矛盾
医生哥说:就是呀,“没有症状的人该怎么办?”而且人数不少!
网友说:好,这个问题我记下来了
医生哥说:还有一说,得了一次甲流,短期内还有第二次,这又如何解释?是否打了疫苗还有感染的可能性呢?
网友说:什么叫短期内还有第二次。这个听不懂。
医生哥说:不懂?
网友说:哦
真的有人这么倒霉啊。得了一次甲流,还得第二次甲流啊??
医生哥说:是你问的还是谁问我的。你也可以作为一条问题问专家!
网友说:问题是,到底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嘛。如果有,那我就很理直气壮。如果只是假设,那就不同了
医生哥说:我一月内得了两次感冒。如果按照90%的理论,我得甲流的机会是很大的,是第一次得是甲流,还是第二次得的是甲流呢?还是两次都是或都不是。你可以假设来问就是了。上面讲的是我的经历。
网友说:90%流感是甲流,你是流感吗
医生哥说:11月初和12初分别得了两次,而且都在成都出差期间。是在飞机上感染的还是在广州感染的,我就不知道了
网友说:你没检测是流感还是不是流感?
医生哥说:没有。我认为就算是H1N1也是一样的治疗。
网友说:真的呀?你得了两次???
医生哥说:现在都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检测H1N1
网友说:你真是属于特殊个案,对,所以筛查上很多市民有意见
医生哥说:我不是说我得了两次H1N1,而是得了两次感冒样症状的“感冒”。
网友说:他们希望筛查,但是医生也不给他们。哦
医生哥说:现在主要是对重症进行筛查,主要目的还是观察是否变异。
网友说:现在市民的困惑就是我想筛查,但是医生都不给我筛查。就是说市民希望自己不要变成重症的时候才来筛查
医生哥说:其实除了监测之外,检查H1N1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两种感冒都是一样的治疗和防护。
网友说:市民对于这一点也难以理解,为什么甲流与普通感冒一样对待,包括我们领导
医生哥说:就算轻症监测到H1N1,也还是这样的治疗。为什么不是呢?
网友说:他们任务不是一种病,认为不同的病不同的治疗方法
医生哥说:你说H1N1有特殊的治疗吗?
网友说:他们会有被忽悠的感觉。我不懂,我如无知的市民一样茫然无知啊
医生哥说:你就错了!这就是市民包括你们对疾病的治疗有所不知了!医学上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说法,这说明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因病施治。
网友说:哦,酱紫。我要走了,去疾控接专家,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