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医疗质量最优的路径
——如何用好你看病的钱!省钱的第一前提是治疗好病!医保不是积累越多越好!
大的医改方案公布以来将近半年了,虽然大部分医疗改革配套方案还没有出台,但是公立医院的改革似乎静悄悄地在进行,一项项与改革相关的文件陆续登场,其中一个《启动临床路径管理计划》正在推行。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任务之一,要求在2009年年底,制定100种常见疾病临床路径,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50家医院开展试点工作。
什么叫临床路径不仅仅是医院管理的名词,它直接影响对广大患者利益。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CP)是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护理、康复、检测等所制定的一个最适当的,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照护计划。是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又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参与,使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医疗工具。临床路程作为一种标准化管理方法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美国近60%的医院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临床路径,并且正在从外科向内科、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院内向社区医疗服务、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展。
虽然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是为了适应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变革,但随着临床路径的不断发展,其目的逐渐外延,作用不断扩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和疾病诊疗及评估标准。从临床路径的应用来看,临床路径的目的: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将诊疗、护理标准化;可确定病种的标准住院天数和检查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协调各部门通过临床路径保持一致性提高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和住院费用。
临床路径对于医疗、护理和患者都会产生有利的作用。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由于有了统一的临床路径,医务人员通过有计划的标准医疗和护理,从而减轻医生、护士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减少出现失误;可以明确医生、护士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果治疗或护理偏离标准易于发现,并且可以及早处理;由于各种处理措施是依据临床路径制定的,可以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协调性增强。对于患者来说,通过了解住院中的治疗计划,可对自己的疾病治疗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减少入院后的不安感;并且提高患者的自身管理意识,使治疗效果更好;可以增加患者同医务人员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医生、护士的信任感;由于可以大致预计出院时间,因此患者可以对费用进行预测。对医院来说,实行临床路径便于医院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对于改进诊疗方法,提高医疗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卫生部对临床路径工作抓得非常紧,目前在《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基础上缩写了1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通过研究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实施办法。
但是,我国临床路径的发展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在付费制度中仍然没有全面地应用,因此制订规范化的临床诊疗路径是尤为意义深远和重要。以住院(或工作)日为单位来组织医疗活动和疾病管理的方法,其结果是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随意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也为医疗保险机构按病种付费(DRG)、合理报销医疗费用奠定了基础。临床路径所设定的内容是需要不断更新,必须电脑软件一样有一个版本管理的方法,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和诊疗指南保持一致。这样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医疗服务。
希望广东在临床路径应用上有所突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