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悟]朋友给我一则信息,是这么说的:今天看新闻山东的第一例甲型流感患者出院仪式搞得很隆重!又发”荣誉证书”又是领导告别!今天的中国人中国的官员们到底怎么了!甲型流感患者多了那肯定是以后每个省都要举行这样的一个仪式了!看着让人特恶心!很做作!我敢肯定广州确诊的这例患者出院后还要举行这样的一个仪式!假如以后患者多了!是不是都要发张“毕业证
从“霎时”的平静看医改的动静
医改新方案公布之后经过一短阵的热闹之后,很快进入“平静”,平静到似乎人们已经忘却我们三年的医改试点期已经过去了1/6。
这两年的事情不少,使我们预定的计划都变得无章无法。记得否,去年发生的事情很多,仅从医疗卫生的角度来看,正当卫生部宣布新方案即将出台,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手足口病;正当手足口病出于极高峰的时候,惨烈的汶川大地震把全国人民从准备喜迎奥运的准备工作中震懵了,但是很快有醒了,积极投入举国上下一致的抗震救灾战斗中。
也许由于不幸与喜庆的交叠,医改方案不得不从“奥运后公布”到春节后、到两会后......公布。本来官方郑重宣布医改方案与“14个”配套方案一起出台,谁知道,也许是今年的手足口病和更加令人揪心的甲型H1N1流感交加在一起,各部门也许跟随世界卫生组织的步伐,动起来了。
这几天也有网友非常理解非常时期的非常状态,她说原来14个配套文件不够使,现在增加到24个了。这些配套文件中的“基本药物目录”本来四月底出台的,但是由于部门认真负责,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达到共识,所以离上部长会的时间还没有确定,原来计划4月底出台的“基本药物目录”看来5月底也不行了。
虽然朋友的消息不完全可高,但是事实上也反映出配套文件不比“大方案”容易。《新方案》是一个大纲,没有实施细节很难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但是,事实上很多地方有没有医改方案都没有影响他们医改的进程,各地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紧锣密鼓”地进行。卫生部在似乎也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医改的进程。
我以湖南的做法来说明以下兄弟省份的医改现状。
湖南最近召开了全省的医政工作会议,对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十大任务:
1,认真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严控公立医院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贷款行为,对部分公立医院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优化重组,包括迁建、整合、转型、改制;
2,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3,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4,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岗位管理、绩效工资制度;
5,逐步建立按病种付费制度,缩短平均住院日;
6,加强公立医院监管;
7,加强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
8, 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服务准入、监督管理和继续教育等方面,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
9,开展医师多地点执业试点工作;
10,探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制度。
从以上十大任务来看,基本是根据尚未出台的“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的内容来规划。但是上没有找到他们如何实施的具体细则。如果没有实施细则,没有各部门的协同工作,也许卫生部门再好的方案也只能是束之高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