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总统选举公民意识投票奥巴马麦凯恩杂谈 |
分类: 波子杂谈 |
1909年,根据当时中美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到达新大陆,进入美国各大学学习。康乃尔大学作为美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接受了包括胡适等在内的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胡适当时的日记里有过一段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的记载:
这种自然而然的实践学习,是公民参与意识的重要培养方法之一。所以,钱伯斯莱恩先生在手术前投出他神圣的一票,即使他不知道结果如何。
[小知识连接]
- 心脏搭桥成功率知多少?光明日报2006年5越8日报道: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已完成冠脉搭桥手术1300余例,成功率达99.8%。
- 心脏搭桥的风险。首先是血管到底的情况如何。一般认为70-75%以上的狭窄需要再通,但是如果是主要分叉处,比如左冠状动脉主干,那么50%的狭窄也需要进行再通,另外如果考虑是不稳定的斑块导致狭窄那么即使不到70%,那么也需要干涉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所谓心脏搭桥)的风险是有很多,和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都有关,也和选择的手术方法有关的,比如是体外循环下的旁路移植还是心脏不停跳的OFF-PUMP手术,心脏停跳体外循环以后开放主动脉复温还需要电击复跳,那么从这一点讲肯定就和不停跳手术比风险更大了。
但是心脏不停跳,也存在手术固定心脏问题,想一个还在跳动的心脏,你手术时的难度当然就大了,要用特殊的固定,这样才能保证你的手术成功的。其他如术中出血问题,麻醉深浅问题,肾脏功能问题等也在危险因素之列。手术时以及手术后对抗血栓的问题,手术中手术后动脉血管桥的痉挛问题等等。一般医生或者患者的思维原则是,这个手术的风险和得益有多大,只有利益远大于风险,那么我们才冒风险,如果得未必大于失,那么我们就不做。
往往我们还必须看一下,那个堵塞的血管供应的心肌是否还存活,因为我们再通血管的目的是挽救存活的心肌,如果那里没有存活的心肌,再通,那么也没有意义了。 - 一个有趣的案例。年时58岁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6日在纽约长老会教友医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手术获得成功。令人感动的是,就在克林顿进入手术室前数小时,他还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打了一通电话,并在90分钟的长谈中以“竞选真言”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