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门”事件,让我无意中成为了事件的中心,个人也被
推到风口浪尖。我引用别人的数据,只是想说明对误诊的重视,起到正视和科学对待误诊的作用:既要相信医生,也不要过分依赖医生;既要认识误诊不可避免,也不能把误诊当作任何推卸责任的括辞。此事件让我们认识到,更要重视误诊研究,应从深层次去解决问题。昨天有媒体要采访我对官员开博的感想,其中也问及误诊门这个问题。既然问起了,不妨在这里谈一下吧。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说明医学和做医生的难度,想说明做医生和其他职业不一样,医生和其他科学不一样,所以医生在其诊疗过程中有很多无奈的地方。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医生不想做好医生,但是要做好医生还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此,我之前还专门写过一篇题为《医生永远是无奈的
》的博文。
我就是想通过我的介绍,让大众了解医学的特色让我们的医生真正负起责任来。对于医生来说,除了不可避免的误诊因素外,要从内涵建设去着力。如通过经验的积累、经验的总结来丰富自己的诊疗知识、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医生不要过分依赖诊疗设备。
我在文章中就提到,英、美的误诊率也是很高的(原文:美国的误诊率是15%~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个别疾病的误诊率高得使你不敢想象。)我认为可能是过于依赖设备造成的,因为一个检查结果,除了有设备参数的调整、机器的质量等决定因素外还取决于医生的诊断水平,也就是医生的经验。因此说,医学是个经验科学,即使我们有了高级的设备之后,情况也是这样的。
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多医院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他们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其诊疗水平也没有明显的改善,这就是不为武器论的根据。
那么,为什么误诊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呢?就医生本身来说,也有与国外不同的地方,我们医生的劳动强度、工作难度非常大。医生每天要面对很多病人,尤其是一些大医院的专家,一天要看100~140个病人,还有可能很细心吗?
如果我们的媒体能从这方面去理解医生的难处而后去谈误诊,医患矛盾就不可能像现在个别媒体的标题那样耸人听闻。
我文章里的数据是从一份资料中得到的(原文:从一份资料里知道,医生的诊断确实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当然不能代表整个门诊的情况,也绝非大范围的统计。
实际的情况是,这个资料里有关误诊率的数字使我想起误诊学的重要性,并非是我说误诊率有这么高。相反,这个数字令我、医生和大众都很反感(原文:不管你是医生还是病人,一定会引起你极大的反感!不要说你,我感情上也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我的文章也是从这里开始提出问题的,而我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如何认识误诊。
这点在第二篇博文《正视和科学对待误诊》里,有进一步的阐述与说明,即从医疗的本质去认识误诊,因为误诊除了医疗本质的因素外,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如病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以及病人对疾病的认识问题、医生的责任心问题等多方面的因素。
前后几篇文章,都是围绕医生如何与病人沟通,让病人掌握更多的知识展开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对病人最好也最容易解决问题的办?去就是多看一个医生。当然,这不应该用有罪推定来判断我这个意思:是为医院多挣钱,增加收入。
当然,有很多文章表明我这个观点是站在病人的角度上考虑的。如《感冒到底要不要看医生》和《感冒到底要不要吃药? 》,这两篇文章都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为什么感冒这样一个小问题会成为社会的焦点,一个小感冒要花掉三四百元,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介绍科学知识.一般的感冒没有并发症的时侯可以不用看病直接吃药,预防的时候适当吃药,我们现在吃的药都是复合药,不是针对个别症状的药,如果大范围。吃药肯定会引起毛病。介绍这个知识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
应该说,误诊学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应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现状,如从安全、服务和质量等方面全面提高医院的内涵建设;同时,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此外,医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比其他行业的继续教育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医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误诊门事件后,有患者表示出了对以后看病的担忧,其实有很多在治疗之前的误诊是没有伤害的,但是这么说媒体也会说医生是在为自己开脱。但我仍会将这个事情坚持下去,让大家真正理解误诊学。
新浪网友:误诊是任何一个国家医院及医生所避免不了的,现在所有的人都把误诊归结到医院,医生身上,导致医生只能尽可能做检查,避免误诊,这实在是患者的悲哀。
小学子弟:如今医患、医媒之间关系紧张,导致医患之间的和谐空间已非常狭小。你真实坦诚的谈问题,肯定要被有意无意地转换指向甚至恶意揣度。这次的“误诊率”之争就是明证。客观地讲现在医患双方是典型的")又输"。
喃静:以平静平等的心态对待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少一些埋怨,这对他人和自己都是有益的。医生毕竟不是神,但他可以告诉你怎样科学的生活,预防疾病的发生。
yyt:个别媒体的记者硬是把引用的文章说成是官员所说,根本不顾事实随意说话。医生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yhzh:误诊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诊断就可能误诊,除非你不下诊断,也就是诊断不清,但一个病要是等到诊断清楚了再用药也是不实际的,可能会延误治疗,所以应该正确的看待误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