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随笔/感悟护士管理护工 |
分类: 医生哥谈医院管理 |
一些医院为减少护士人力成本,分护士的工作现状。以每月几百元的工资聘用合同护士,正规编制的护士队伍逐渐被临时聘用的护士所代替,形成了医院内一支同工不同酬的特殊队伍,护士基本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护士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有的医院还出现了“黑护工”对这两个问题怎么看?
“黑护工”一般都没经过系统训练,有的连健康检查都没做,跟医院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身份很隐蔽,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认不出来谁是“黑护工”。由于“黑护工”经常不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因此与医院工作人员经常会出现矛盾。原则上有些医院不允许有"黑护工",基础护理工作由聘用的护理员完成。
有的医院采取了具有导向性的政策,合同制护士中每年有10%的优秀护士可以享受编制内护士的同等待遇,每年进行评比。而编制内护士和合同制护士的收入大约差距在50%。在编的护士最低的工资每月也要拿到1600元。虽然有差距,但是我们正在缩短这种差距,每年都调薪。随时间推移,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会越来越少。因为合同制护士的队伍越来越大,而编制内护士我们基本不增加,只有老护士才有可能在编制内。有的地方医生都是合同制的了。
医院有组织培训过的护工队伍专门负责一些外勤方面的工作,比如陪病人做检查。这部分人对医院的人力是一个补充,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从根本上说,护工的工作还不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且他们做不了护理工作,这需要相当的医学知识。而且,就算医院现在按照配置比例将护理岗位配备齐了,护理人员也不应该去做护工的工作。
其实国内医院在岗位分化上做得太粗糙,我们只是分成医生、护士,好像医生不做的事情都是护士在做。这是一个很不科学的分工方式,浪费了人才,也浪费了教育资源。这方面的改革工作,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现在看起来医院内部的护士缺乏,但是社会上具有护士资质的中等以上学历待就业人员还是很多的。这主要是各个医院的进人门槛和准入制度限制了较多中等学历的护士人才进入。但最缺护士的县乡级医院,大多数毕业生因为待遇问题不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