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该提供什么样服务给市民?

(2007-08-01 00:21:23)
标签:

感悟随笔

医院管理

分类: 医生哥谈医院管理
 
我们该提供什么样服务给市民?
 
[点评]  这是香港医院管理局苏利民总经理2007年的施政报告《从未来两年直至2020》节选。这一“节选”是讲香港医院管理局在今后的两年到2020年将给市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你一读就会感觉很“亲切”。
 
策略三: 建立医管局提供核心服务的共识

   医管局应提供什么核心服务,社会应有共识。世界各国在医疗方面的开支并不一致。香港的开支约为本地生产总值5.5%(公私营合计),美国的开支别超过16%。医疗应否为公共福利,是每个社会必须作出决定,而这决定不同国家的差异极大。
    医管局应该怎样做?应如何为服务定位?无人能提供现代医学发明的所有服务。我们每日都需就如何善用资源去作决定——无论是在总办事处或在病房——那么,香港市民究竟需要什么“基本服务”
    有关医管局提供什么核心服务的讨论,应公开进行和邀请社区人士参与。决定的内容包括什么服务应该“自费”,或是轮候服务时间的长短——亦即是医管局须向社会人士所作的服务承诺。
 
    我们必须继续提供优质的服务。有时我听到人说,医管局若要控制需求,便应降低服务质素,例如让病人轮候更久。我并不支持这个观点。我认为医管局提供的核心服务,必须是高质素,且能不断追上时代
    事实上,我们必须制定完善的机制,去量度服务的质素,包括非紧急服务的轮候时间,目前我们仍未有这方面的服务承诺。注重质素是大势所趋,且有助我们知道怎样可以毋须增加支出去改善服务,因为节省往往是质素的结果。
 
    由此,我们怎样才能更明确地界定市民对医管局的实际期望?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已向医管局订立了四个服务政策路向:

——专职急性及紧急医疗
——照顾低收入人士及弱势社群;
——医治费用高昂、高科技及跨专科部门处理的疾病;以及
——向医护专业人员提供培训。
 
    随着新科技和治疗方式的涌现,我们必须就什么才是人人可得的“核心服务”,以及什么项目会有更多边际或待证利益,作出全面及有准确的判断。
    医管局的药物名册是一个上佳的例子,医管局参考国际标准及病人需要后,制定了应予大幅补贴的药物名册。这个名册包括了所有必需的药物。假如病人选择,医管局的医生可处方名册以外的药物,但费用则由病人分担。(注:而我们的报销体系是不允许病人享受自费项目的,如果病人使用了,也算到单病种总费用中去扣减)
 
    我们的原则是:若然有关项目超出医管局的核心服务范围,补贴便应相对减少。
    我们会不时检讨收费水平及提供诱因,鼓励市民更懂得如何使用医管局的服务,此举并可令医管局的核心服务能有更多的补贴。例如,住院不应比回家或入住老人护理院会更省钱,因小病向急症室求诊的收费,亦不应比公立或私家普通科医生吸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